【行】
①我一直在关注粥左罗的公众号,也经常看他写的文章后,慨叹自己的思维如此狭窄,今天看到他总结的关于写文章的思考方式,颇受教益,特摘录如下。其实,理论看过很多了,但一直都是一看都会,一做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实践,能够知行合一,落到实处才是真学习。
②晚上回来走了另一条路,惊喜地发现暴马丁香树开花了。整棵树都被洁白闪亮的细碎花朵笼罩着,如云似雾。走近看,暴马丁香的花朵极其细小,单朵的暴马丁香平淡无奇,但是一朵朵的小花堆叠在一起,串成一大串,就形成了夺人眼目的气势。
暴马丁香花一簇簇地拥在一起,长在每一枝的顶端,仿佛是奔腾白马的长长发鬃,迎风飘飘,顾名思义,就有人为他起了这么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名字。从旁走过,一阵阵细碎的香气袭来,幽幽地缠绕着你,沁人肺腑,又不像丁香的香味那样霸道。
暴马丁香树是中国佛教徒的圣树。在北方,菩提树是不能生长的,于是人们就将与菩提树叶有些相似的暴马丁香树作为菩提树来供奉,所以北方的寺庙里大多都种植有几百年树龄的暴马丁香。因此暴马丁香又被称为为“西海菩提树”,藏传佛教中也尊暴马丁香为圣树,称作“白旃檀树”。

③明天出差,今天争取把《红岩》听书稿赶出来。
【思】
粥左罗总结的关于写文章的14个思考方式: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讲。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来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和其它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它哪些概念有联系等。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你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学】
①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②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译文】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如今都不在我身边了。”

③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的弟子们各有所长。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悟】
①吾从先进。基层工作经验对于做好管理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因为认知取决于自身经历,没有见过的事情光靠想象是很难做到真实、准确判断的。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往往试错成本比较小。而那些拍脑门的决定往往试错成本会比较高。现在年轻人任职,要求必须要有两年基层工作经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决定。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才会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未来。
②四科十哲。这些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各个领域的“大V”了吧,在不同的门类中各有建树并有事迹流传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