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48441/6f4106f561e704bc.jpg)
尺蠖软且细长但能曲伸而行,触发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员的灵感,他们因此创造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悬挂系统,让火星车拥有在复杂地形中自主脱困的能力。而这一设计的共享也被美国借鉴,设计出了月球车。人类是自然之子,灵感从自然中来,创造成果复归自然,我们在共享中享受辉煌,由此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向自然要灵感,触发创造的开关。自然这位大爱的母亲,从不吝啬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她的子女。她无言地向我们传递信息,欲以触发人类的灵感。遥想当年鲁班给锯齿形状的草割伤了手,灵感浮现制成了锯齿状的锯子,切割省时省力到现在都造福于民;蝙蝠的回声定位功能,同样触发科技人员的灵感,创造了回声定位的技术,同样造福科技界,也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乐趣,这不,我们过火车隧道,在空旷的地方还会玩玩回声的游戏;服装设计师也需要自然母亲赋予灵感,当灵感枯竭时抬头望一望周边的绿叶和虬干,一名为“把春天穿在身上”的系列服装就有了设计雏形……自然是一座宝藏,她全然敞开自己,等着创造之子走近她……
向创造邀共享,制造世界美好。创造经由自然赋予的灵感,创造出科技成果复归于自然,自然同样赋予其开放性,欢迎共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有一个目的就是: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明天。中国科学家“祝融号”的成功设计思路被美国借鉴,展现中国的气度不凡,这是深谙自然共享规则的大国才有的大度举措。“千人共挤独木桥”的时代注定带不来共同向好的发展,“百花齐放春满园”是我们新的期盼。创造的成果被借鉴我们也由此把这一成果推广到外国了,这是世界对我们的认可,让更多的人看见“中国创造”,共享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为解出了一道难解的题沾沾自喜,对来请教的同学缄口不言时,想到大自然和中国的“欢迎共享”时,会感恩前来求教的人;在为写作文没灵感的时候,对着窗外的一抹抹绿“格物”一下,知也会很快致的。格物致知,向大自然学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敞开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就走进大自然里,触发灵感之箭,创造下中国制造,让它在共享中走向世界,迈向世界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