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儿咨询
昕童老师:
一岁半孩子,昨天早上不到7点吃了210ml的奶,奶粉正常的比例;
10点多吃了半个火龙果,11:30后吃了午饭,蒸南瓜拌饭;
下午4点多吃了剩下的半个火龙果;18:30左右晚饭吃了鸡蛋丝瓜拌饭;
睡前差不多快21点时喝了60ml的睡前奶(泡30ml的奶粉)。
二、洞悉其源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孩子的全天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的。
因为只有合理的饮食结构才能摄入足量、均衡、优质和及时的营养,也才能给予孩子生长发育过程有力的支持。
一旦饮食结构出了问题,必定会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以及影响其他器官功能的现象。
简单来说,脾胃虚弱、免疫力下降、体质差等问题都接踵而来了。
所以说,饮食是核心,也是决定着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三、知其所犯
首先,我们来看餐次上的安排。
对于1~2岁的孩子,合理的喂养次数应该为:正餐3次,加餐3次。
举例:
早8点(辅食)、早10点(喝奶)、午12点(辅食)、午15点(喝奶)、午18点(辅食)、晚20点(喝奶)
而上面这个孩子,喂养次数只有:正餐2次,加餐1次。
睡前的60ml(实际上30)基本可以忽略了,仅可以理解为当成水喝了。
也就说,比正常孩子的喂养次数少了:正餐1次、加餐2次。
全天喂养次数减少会有什么影响呢?
按照每日能量供应量的需求:早餐能量占全日总能量的20%,早点约10%,午餐约25%,午点约10%,晚餐约25%,晚点约10%。
当孩子少吃了一顿早餐和两段加餐,全天的能量供应大概就少了40%。
一岁半的孩子,每日能量需求大概是1000大卡,如果只能摄入600大卡,少了400大卡。
那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轻者营养不良,重则发育迟缓。
我经常跟妈妈讲,你给孩子吃的是减肥餐呢!这种吃法,保准孩子不爱长肉不爱长个了。
体格发育,是家长每个月都能够观察到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拿尺子来量,拿体重秤来称。
那器官发育呢?我们总不能把孩子的心肝脾肺肾拿出来量或称吧!
为什么很多妈妈经常头疼,孩子的胃不好,肠道不好,免疫又不好,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的。
其实,这都是器官功能的发育跟不上月龄的外在表现了。
所以中医才会说: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弱则百病生。
包括很多家长都说,让孩子长长就好了。这个所谓的长,其实呢,就是等器官功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但你这里都给不够能量,给不够营养的,它们又怎么能长得快呢?
好比让牛耕地都得先给吃草,想吃蔬菜水果还要勤施肥。
所以说,有些孩子就会越长越歪,而有的孩子因为后期的器官功能跟上来了,确实可以长好。
但孩子只有一个,真的不建议大家用赌徒的心态去看待以及对待问题。
我更喜欢的一句话:你尽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而不是一切随缘!
除了喂养次数不合理之外,再就是全天的食物量及种类不达标了。
一岁半的孩子全天最少得喝500ml的奶,而实际上这个孩子只喝到了240ml,勉强来说才一半的摄入量。
牛奶是富含蛋白质和钙质最佳的食物,而蛋白质和钙质都是长肉长高的基础营养,也是细胞及器官发育的基础营养。
至于其他的肉禽水产类、蔬菜类等更不提了。
四、改善方案
调整饮食结构及喂养安排,对这个孩子而言,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这时候很多妈妈会讲到,我也想让孩子吃多,但他就是胃口小,就是食欲跟不上。
所以在调整饮食结构及喂养安排的基础上,还得同时做脾胃调理。
只有脾胃功能提升后,才能轻松纠正饮食结构及喂养方式。
也只有纠正饮食结构及喂养方式,才能给予发育足够的营养,对脾胃对免疫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两者就是相互相成的关系了。
具体怎么做改善方案呢?妈妈不懂没关系,你一定要找到懂喂养懂营养还懂脾胃的营养师,这样就能解决你当下的育儿难题了。
作者:小儿好养。来跟我学育儿,让孩子爱吃饭,让孩子少生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