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追寻自由?

作者: 也麦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20:36 被阅读468次

    什么是自由?“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是从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做主”。

    自由到底有多重要呢?就如桑多尔.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所以,古往今来,无数的学子奔赴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

    我想成为一只鸟

    自由在东方历史上初现端倪的时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百花齐放,出现了百家争鸣。老子孔子打开了自由思想风气的大门,全世界自由主义最早的一个倡导者是孟子,他提出“大丈夫”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经典里的自由主义的理想人物。

    到后来三百年的汉学运动,人们开始追寻宗教自由。在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武则天上台,并定佛教为国教,广修佛寺,大兴土木,佛教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唐朝后期的韩愈带头举起反对佛教的旗帜,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攻击了在那时气焰滔天的佛教。

    古时皇宫还出现了谏官制度,谏官主要有批评政治的自由。此外,还有一种史官,就是记载君王的行动,致使君王产生畏惧,这是言论自由的萌芽。

    但是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让人民达到真正的自由,因为那些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自由的特殊重要性,封建专制主义才是阻碍自由的最大绊脚石。

    直到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随着外国侵略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学者才幡然醒悟:要追求自由,就得推翻封建专制主义。

    于是蔡元培提出民主和科学,目的是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再到后来的文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出现,国家禁止私人经商,大家全部吃大锅饭,进生产队。文艺方面对于刊物的内容和电影类型的限制也很多。个人的利益与群众绑在一起,人人都感到不自由。

    再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我们才达到了真正的自由。经过多年以来的努力,我们拥有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等。看起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拥有着历史上最大的自由权利。

    但是为什么现代人还是感觉不自由呢?我想原因在于心灵的不自由。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好好读书,不能贪玩,这样才能让父母开心。

    年岁大了一些之后,你还是得好好读书。因为你不认真读书就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未来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你得逼着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

    工作后,你得努力赚钱。因为你要赡养父母,你得承担责任。

    结婚生子后,你更得努力。因为你陷入了四二一家庭中,从此更是暗无天日,更无自由可言。

    老了之后,儿孙满堂。但是你的身体也逐渐变差,再也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小到大,好像我们都是被父母管着,被命运推着走的。你因为生活而不得不妥协,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也想成为一个仗剑走天涯的骑士,斩妖除魔,随心所欲。常常羡艳李白所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自由洒脱的飘逸生活。

    卢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追寻自由?自由是否只是水中花、镜中月?看得到,却摸不着。

    古代哲学家康德说:“自律即是自由。”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人最自由,摆脱自己的原始本能,不被金钱、名利、欲望、女人所累之人就是自由的。

    但是只要你还没有遁入空门,看破红尘,欲望仍然会袭击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很难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现代的人可能认为诗和远方就是自由。但是远方真的有自由吗?我想其实也不然。

    生于一九八四

    这个月看的一本书《生于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也以为自由就在远方。

    书中主要以两条线阐释了一九八四年的年轻人和于一九八四出生的人,他们去远方寻求自由的经历。

    父亲在一九八四年已经三十岁了,已经是而立之年却还没有什么成就。他愈发地焦灼,不甘心一生就在冰箱厂度过。于是他不断地逃离,从深圳到海南,最后逃到了国外。他到了国外,但是他的方向在哪里呢?他仍然没有找到。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不断地在各个国家漂泊,尝试不同的工作,认识不同的人,企图闯出一番事业。但是远方没有他想要的自由,还是苟且的生活。六十岁的他在面对轻云的质问,仍说不出是否满意现在的生活。在国外风雨飘摇三十年,他只有一个装不满的行李箱和一个数额不大的存折。他不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六十岁了他仍然是一个过客,没有一个家。

    另一方面,他为了追求自由丢下只有6天的女儿,逃到远方,三十年间,他仅仅回国探亲一周,虽然生活费不间断,但是对于妻子儿女是及其不负责的。虽然书中没有描写轻云母亲生活的心酸,但有一幕说到轻云的母亲本来是一个软弱胆小的人,后来也变成了一个可以独当一面,能够在国外生存的人。她独自抚养轻云时一定受了许多委屈。

    而书中的主人公轻云在毕业之后纠结于在国外还是国内工作,最后被父母安排进了统计局工作,但是她害怕统计局两点一线的生活,不想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日子。她逃到了北京,投奔好友,成为了一名北漂,经历了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但是北京没有她寻找的自由,也没有人生的方向,未来的生活还是一团模糊。

    她说:“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某一天就能找到一种自由的感觉,可现在一直找不到。其实现在没有人强迫或者奴役我做什么,可我就是不觉得自由。”

    再看现在,为何逃离北上广的营销一出就立即引爆了社会?因为我们都想追求诗和远方,都希望能过上理想化的生活: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真正逃离,因为根本逃不掉。就如冯积岐先生的《逃离》中所说:“其实桃花村跟县城是一样的,我们最终都逃不掉。”

    那既然远方也没有诗和自由,那真正的自由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这一生是不是注定苟且而活呢?

    在书籍的最后,轻云也终于想通了。

    有时候我宁愿相信,人生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自由,那并不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而是在此时此刻。

    我突然醒悟:此时此刻的我不就是最自由的吗?我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去写书评,去寻找我所认为的自由的世界,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自由了不是么?

    人的一生终究逃不脱被束缚的命运,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不管做什么决定都有家庭和生活牵绊。我们只要活着,必须对生活和家庭负责。我们没办法让自己外部世界真正自由。

    我们该如何追寻自由?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宗教大法官对刚刚重返人间的基督说:“当时,你不是经常说我要使你们得到自由吗?但是你现在不就看见这些人自由了吗?”这老家伙忽然发出一阵深沉的冷笑,加上了一句。“是的,这事花费了我们高昂的代价,”大法官严厉的看着他,“15个世纪以来,我们为赢得这一自由历经千辛万苦,但是这事完成了,彻底完成了,但是要知道,现在,正是眼下,这些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确信他们是完全自由的,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又亲自把自己的自由给我们送了来,服服帖帖的把他们放到我们脚下。”

    真正的自由不是整天高举着自由的旗帜嚷嚷着:“我怎么那么不自由?”最后又被生活所束缚。而是去利用那些还可以把控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规则活下去。

    认识自己的人生, 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可以把控的生活中无法无天,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自由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如何追寻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t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