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反叛影评室朝夕物语
豆瓣9.4,全网吹爆的R级,我要泼点冷水

豆瓣9.4,全网吹爆的R级,我要泼点冷水

作者: 7618aff306af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3:14 被阅读1641次

    最近有部动画在朋友圈炒得沸沸扬扬。

    它的幕后有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大卫·芬奇

    这哥们儿自前年的美剧《心灵猎人》后,再没有新作推出。

    上一部电影导演作品,已经可以追溯到14年的《消失的爱人》。

    等到好不容易和皮特组队拍《僵尸世界大战》的续集吧,结果因为预算不够,被派拉蒙临时叫停。

    虽然执导的作品几经波折,不过这位注重品质的导演并没有闲着,只不过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幕后。

    这不,新作一出手,果然又是熟悉的R级片质感

    即便以动画形式推出,他也能给你搞得特别成人向

                                                                《爱,死亡和机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

    先来看下海外口碑。

    烂番茄78%新鲜度,普通观众93%的好评。

    MTC上有8.5的用户评分。

    IMDB的用户更给力,直接给出9.1的高分。

    视线转回国内,评价也挺高的。

    豆瓣从开画的9.5,到目前为止也才仅仅掉了0.1。

    横向对比3月份推出的众多新番,可以说是群众口碑很过硬的一部剧了。

    翻看评论,清一色的“NB”“酷到爆炸”。

    导演的死忠也相当买账。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演职名单,会发现芬奇并没出现在导演行列中。

    是的,《爱死机》(简称)并不是他跨界执导的作品。

    他只是以执行制片人的身份参与了这个项目。

    谈起这部剧的筹划过程,芬奇在接受外媒采访的时候表示难度其实很大。

    因为对于有钱的奈飞爸爸来说,要让他们接受一个主题不连贯的动画短片集,本身就不容易。

    在尝试用打破固有播放模式的策略说服对方后,《爱死机》最终才得以成型:

    “我们必须摆脱22分钟(半小时节目的长度)和48分钟(一小时节目的长度)。这种分割剧集的时限套路给观众带来的叙事上的类似巴甫洛夫反应让我感觉很厌烦。我希望每个故事都有它应有的长度,让故事的呈现达到最大的冲击力或最棒的娱乐效果。”

    其实动画短片集的概念,日本早就在做。

    之前NHK曾经做过一部名叫《15名动画人》的短篇集,就曾收获极高的口碑。

    这15位动画人中,不乏押井守、新海诚、今敏、前田真宏、竹内敦志这样的业界标杆。

    他们利用1分钟的时长,为观众展现了惊人的脑洞世界。

    ▲《早上好》

    除了官方渠道外,日本民间的动画短片集也层出不穷

    毒药君个人喜欢的《天才嘉年华》系列,就算得上是其中的代表。

    凭借更宽泛的创作空间和不拘一格的风格,这部集视觉表现力和实验性于一体的作品,充分向观众了展示了动画叙事的更多可能性。

    ▲《天才嘉年华2》

    之于《爱死机》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一部短片集来说,动画拥有无限叙事的灵活性,让它的创意可以变得源源不断。

    在《爱死机》的主创交流会中,《死侍》的导演蒂姆·米勒介绍说,片中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其实都来自资金并不充裕的小公司。

    没钱,意味着动画长片的制作无从提起。

    奈飞这类财力雄厚的流媒体的出现无疑给了这批年轻人露脸的机会

    但目前影视行业对流媒体的保守态度,也让《爱死机》的身份变得比较暧昧。

    虽然出身并不“纯粹”,但就像刚才说的,《爱死机》的质量并没有因此打折扣。

    尤其是它采用分集讲述不同主题的手法,反倒更适合流媒体平台的特性,让它具备了被更多人看到的特点。

    具体到每一部短片上,因为是奈飞出资,《爱死机》首先在视觉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有钱

    因为是动画制作,这次《爱死机》近乎一半的短片都运用到了3D CGI技术。

    大量数字技术运用,配合画师们光怪陆离的想象力,用爆炸形容《爱死机》的视效实至名归。

    随便放一帧,都是妥妥儿的商业级大片效果。

    宏观场景做得有模有样,细节上,《爱死机》带给我的惊喜也不少

    比如中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幸运13》,虽然在逼真程度上它仍然达不到Alita的程度,但也足够唬人。

    不仔细看,一般观众会很容易把剧中角色误认作真人。

    ▲你没看错,这个角色是虚拟出来的

    当然,先进的数字技术并没有让《爱死机》完全放弃传统。

    比如在《噬魂者》这部短片里,导演就是坚持的纯2D作画。

    除了多变的作画格式,题材上,《爱死机》的容量也非常大

    几乎你能想到的元素,这部短片集里都能找到。

    比如硬核科幻,

    比如鬼怪奇谈混搭超级英雄的蒸汽朋克,

    又比如二战元素混搭邪教巫术的奇幻故事。

    不光题材上下功夫,喜欢钻研用户数据的奈飞,还特别应景地照顾到了不同的收视人群

    比如喜欢Q萌风格的女性观众,

    对游戏和战斗题材有情怀的男性观众,

    ▲我不信星际粉看到这一幕没反应

    电影迷能从中找到导演的迷影情怀,

    ▲《异形》粉站出来!

    同性群体能从中找到跨性别真爱,

    骚口味也能从中获得快感。

    更何况遇到像芬奇这样擅长展现大尺度的制片人,

    没点儿黄暴污,也好意思称自己是R级成人向动画?

    说真的,这一期文章很少截动图的原因,根源就在这儿。

    因为片中露点的频率实在是……

    实在是……

    实在是有点儿猝不及防啊喂。

    稍不注意,淫荡的画面就撞了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的腰。

    更别说,特定题材里的满屏血浆了。

    作为一个三观正常的好青年,毒药君怎么可能只关注这么肤浅的东西。

    好的故事,才是一部作品的魂。

    抛开华丽的视效和丰富多元的元素,作品背后的内核,更让我感兴趣。

    不过遗憾的是,从实际观感来讲,这部剧在这一块儿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必须承认的是,《爱死机》里的部分作品,脑洞开得还是挺好玩儿的。

    比如在讲述酸奶驯化人类的那部短片中,统治阶层并不来自高大上的人工AI,而是来自在生化技术帮助下取得自我意识的酸奶。

    又比如在《齐马之蓝》中,作者用一种颇富想象力的方式,挑战了人类引以为傲的“自我”意识。

    从而进一步对“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将去往何处”这样恒久的哲学命题提供自己的观点。

    好玩儿归好玩儿,但经常看影视作品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这类主题之中存在的某些同质性——

    早在《爱死机》以前,不少作品就已经对类似的问题进行过阐述

    以刚才说的“自我意识”为例,《攻壳机动队》和《铳梦》就对这个命题进行过深入阐述,从而成为上世纪的赛博朋克经典。

    更早的《银翼杀手》及其续篇,则从克隆人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何以为人”这个主题。

    对于短篇集动画来说,最重要的内容部分因为同质化而显得创新不足,套路有余时,

    因篇幅造成的故事性和情绪方面的断裂,则暴露出《爱死机》更多的不足。

    此外,设定不深入,文化背景的刻意大一统,也让作品本身的瑕疵,在挑剔的观众面前被进一步放大。

    反观之前提到的《15名动画人》,尽管每个人被严格限定只有1分钟的发挥时间。

    但出色而完整的世界观,让它的每部作品都能做到短小之余不是精悍。

    层次和差距,也因此一目了然

    ▲《猫的集会》

    当然,从技术层面和娱乐性上而言,时代原因,《爱死机》是当之无愧的潮流之作。

    只不过,在已经摸透观众喜好的奈飞大数据下,这部作品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经过严密算计的工业品

    它的人文温度,也因为这种精确到近乎瑕疵的工整,缺少了些许观影乐趣

    精神层面,究竟有多少来自作者的创作意愿?

    在华丽的视觉包装下,这或许永远都是个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9.4,全网吹爆的R级,我要泼点冷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uz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