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高校进延安,红色星火必燎原。我们作为其中的一支队伍,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愿以青春传递红色火焰。
学习书馆筑灵魂,万卷书中红色梦
中国有梦为人民,人民有梦兴中国。踏入学习书馆第一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大气磅礴的“中国梦”浮雕,涉及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还有延安的宝塔,由此可见中国梦不止在中国,也在延安,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跟着讲解员走,体会着中国的富强,也感受到中国的伟大梦想。中国现在科技创新,国防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国际援助组织中国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不断进步,人民的幸福感不断的增强,中国的梦想却不曾停步,仍然追寻着国家富强,民主复兴的目标,以“两个一百年”计划为依据,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中国的发展也带动着地方的发展,延安作为老革命根据地自然不能落后,2013年到2017年三公经费不断下降,农业方面更是突飞猛进,苹果,蔬菜打入国际市场。梁家河精神就是最好的写照。现在的延安老城中孕育着新生机,新区建设就是新生机,上山建城,中疏外扩就是延安建设中的代表。
这些就是我们在学习书馆中了解到的,感受到的,下到一楼,走出门口,两旁是图书馆,里面关于习总书记精神的书籍,习总书记作为领袖,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他的领袖魅力折服了国内外的人民。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少年当传承红色精神,聚为耀眼的太阳,散为星星火,把红色精神传递全国。
缅怀枣园旧址,不忘革命初心
延安有四个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枣园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踏进枣园。
枣园中有一个广场,广场中有一个雕塑,从左到右分别是朱德,刘少奇,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
整个枣园里面主要是他们的故居,这些故居都是石窑洞,里面的摆设也都是大同小异,最好的家具就是沙发,也是十分的粗糙,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这样的装修,家具只能称为“陋室”。
然而就是在这里是毛主席的写作爆发期,《论联合政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毛主席在这里的艰苦奋斗,亲近人民群众的故事流传了很多。同样的周总理他们也是如此。
毛主席,周总理他们身为共产党人,真正做到了党章中的牺牲一切,他们的艰苦生活,不屈的奋斗,换来了今天中国的富强根基。
我们身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是时时刻刻以党的章程要求我们自己,我们都在努力的学习,让自己变的更好,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党的光辉。
有一座城,在山之间,有伟人在这里成长,习总书记的第二故乡也在这里,这里缺少城市的喧嚣,更多的是红色的精神,中国的力量弥漫整个城。它也是一个绿色的园林城市,登高远眺,天际线是绿色的长廊,它,就是我们追寻学习的地方,它,就是延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