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书是张爱玲的“遗腹子”《小团圆》。据说,1995年时,张爱玲在洛杉矶过世。临终前,她交代遗嘱执行人林式同把所有的遗物都寄给好友宋淇夫妇,并交代他们销毁《小团圆》手稿。因为这本书就是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对号入座,都是真人真事。
关于是否发表,宋淇之子宋以朗在许多文章中都有诸多的解释和理由,但是这在我看来都是无比的苍白。宋淇夫妇为什么没有发表,是因为他们喜欢张爱玲,他们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她不想发表,那就不发表,但是宋以朗并没有把张爱玲当成亲人,我不想分析他真正的企图,但是这部小说的问世打扰了许多人的生活,有人曾经去采访过胡兰成在南京工作和生活的子女,他们什么都不想说,本书中张爱玲对家人赤裸裸的描述,我不相信没有影响到她的亲戚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隐私,特别是她这种望族的没落时期,想必更是复杂纷纭,有些纠纷不和也并不奇怪。
如果我接受了好友的嘱托,我必按照她的遗愿执行,因为那是“遗愿”,没有商量的余地。
读张爱玲的作品,读懂读不懂的再说,但是总是感觉阴郁和许多的无奈与不解。
你当他是情人,他当你是有关系的友人—《小团圆》之读书笔记 你当他是情人,他当你是有关系的友人—《小团圆》之读书笔记
本书除了描写九莉(张爱玲)与邵之雍(胡兰成)之间的爱情,还写了特别复杂的家庭关系,那些没落贵族中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真实的让人吃惊。
张家:祖父张佩纶,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侍讲,张佩纶的堂侄张人峻,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及南洋大臣,袁世凯的亲家。张爱玲的堂伯父张志潭,历任总统府秘书、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他是《小团圆》里提到的五爸爸,出仕伪满的实际上是张人骏的四子张允恺,曾任驻德公使馆参事官。在伪满任宫内府掌礼处长。
李家: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亲生的长子李国杰,就是《小团圆》里的表大爷。
黄家:张爱玲母亲黄逸梵的祖父是黄翼升,长江水师提督。他儿子黄宗炎很早去世,留下一双儿女,就是张爱玲的母亲和舅舅。
孙家:张爱玲的继母孙用藩的父亲是曾任清朝山东巡抚,段祺瑞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
人口多的大家,亲戚关系很乱,《小团圆》里就提过蕊秋和楚娣在国外的时候就经常说,不要看,那人可能是亲戚的话。可能这种蜘蛛网般复杂的亲戚关系就是显赫家世的表现吧。
你当他是情人,他当你是有关系的友人—《小团圆》之读书笔记
张爱玲出身名门,所以,骨子里就深藏着傲气与傲骨,勇气与反抗,孤傲与决绝。我看了许多关于她的图片,也临摹她的样子,一律的下颚夸张的上扬,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记得我的带教老师告诉过我,老话儿说的要提防两种人“仰脸儿媳妇低头汉”,大意是不好相处的。我自是不会深信不疑,但是既然是老话儿一定也有些道理吧。张爱玲觉得自己一生都“拎得清”,不会欠任何人的钱和人情,之雍曾经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一箱子”钱,在跟他分手后,她想尽办法都还了回去;她与“二婶”(母亲)势不两立,甚至小时候走在路上母亲拉一下她的手,她都感觉恶心,这是怎样的描写,无语。
我常常想,凡事有一才有二,母亲即使千错万错,但是她生了你,便才有了你的二和三,才有了人生,怎是说还钱了就一了百了?!据说母亲晚年也在美国,想见张爱玲一面,终究还是没见到。不知道为什么,读到九莉对母亲的一段中,我想起来《简爱》里简爱对舅母的描述,她对舅母的行径也是恶心到不行,但是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了舅母,而舅母也告诉她了关于她的遗产继承。
你当他是情人,他当你是有关系的友人—《小团圆》之读书笔记
有一说是因为张爱玲看了胡兰成写的《今生今世》,对那段与自己感情描写并不认同,才写下《小团圆》。男人之于女人的感情,和女人之于男人的感情,我觉得特别“合拍子”的是极少的,我相信九莉是极爱慕之雍的,满满的崇拜,痴痴的等待,以及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的探望,对于出身高贵的九莉来讲,都是倾尽所有的,但是她的付出终究是被他辜负了。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爱太浓,浓到需要许多女人去稀释,他的爱特别真实,那就是其实这种男人怎么可能有真爱,他只爱他自己,只为满足自己,不去考虑他人感受。睿智的九莉不可能看不透这些,但是她依然选择,也许就是张爱玲比较区别于常人之处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优秀作品的诞生了。
你当他是情人,他当你是有关系的友人—《小团圆》之读书笔记
“小团圆”的销毁与发表,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在我看来只是张爱玲的一部小说,但是我也相信这部小说的问世,惊扰到了许多家庭,因为亲戚多嘛,且关系极其复杂,还是那句话,如果托付于我,我会选择拿着手稿,与她的遗体一起灰飞烟灭,有些秘密终成秘密,而说开了,就不是秘密了,其实说的也未必就是真实的,特别是情感的,怎么能说的清呢?我信张爱玲是深爱着胡兰成的,即使他周围那么多女人,即使他是大汉奸。
张爱玲说“死亡使人平等”,她早料到了这一天。
压抑,不想再看张爱玲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