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产品加上某功能,最懒惰想法是 X 产品有这个功能,就上。貌似逻辑想法是用户使用这个功能,说明有这种行为,而行为是可预测靠谱的,放在我们产品也可以。比如:
- 你在微信朋友圈分享 X,我就认为你会在我的 App 也分享 X,所以上了朋友圈功能
- 你看 XX 产品评论做得那么好,用户都有发评论的意愿,我们也要在这个评论上发力
- 你看匿名功能给某产品带来 N 多流量,咸鱼翻生,我们也算是一个社区产品,可以上啊
不管怎么说,上功能总目标是让用户活跃度、产品整体使用率等核心指标有大幅度提升。问题是行为迁移、复现真的百分百可行吗?
- 朋友圈分享 X :分享图片你还讲得过去,我们做的是类 WPS 工具产品(文件编辑查看工具),在朋友圈显示分享文件时间轴,想干什么,尤其显示上传几十个文件
- 产品评论:对于我们产品,用户评论不是决策第一要素,优先是官方版本、安全、产品描述突破,况且评论就算做得再好,不会对指标有大的飞跃,更不会对竞争力有多大提升,但很耗开发资源,与其搞这个,倒不如搞好渠道、怎么想留住客户就好
- 匿名功能搞得不好,很容易被苹果 Appstore 下架,比如「无秘」。尤其是我们做的是学习分享社区,你搞这个想把重金请来的老师被人骂走吗?
能迁移成功,是这种行为能吻合该产品解决核心问题,同时完善整个决策执行环节:
- 云盘群分享功能:用户使用云盘整个决策链(寻找——获取——使用),储存只不过解决因在该决策链放置大文件的副作用,用户最大痛点依然在于「寻找与获取」,B 家运用搜索将所有资源锁定,而群分享也是一种高效「寻找与获取」,建群拉人将资源分享在群里,让人下载,类似 QQ 群做法,但优化了 QQ 群信息流,集中在资源分享模块。避开 B 家优势,自然将活跃带起
- 匿名功能:匿名聊的是职场内容、对某些公司看法,方便求职者了解公司,以及方便在职、离职人员吐槽等表达意见。这些外部人一般桌面研究是做不了,内部人掌握的十分好。即使 BAT 万级用户员工,也分部门,顶多一百号人,大多 20-30 来个。不会出现剧烈差评之类,也相对真实,敢现身说法肯定被别人知道,匿名帮助他们免受伤害。相对来说,发表真实想法还算靠谱,某职场社交 APP 就这样活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