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爱幻想的女人。从没妄想过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从未产生过王子驾着白马向我奔来的遐想。我不仅没猜中结局,就连前头也没猜中过一分一毫。
昨天下午他发来信息,“明晚有空一起吃顿饭吗?”
前面我已经拒绝了他N次,看来这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勇气满满的哥们。初次见面是在某次活动上,他让同事过来要联系方式,被拒绝了。然后又拜托了别的朋友,不好再次拒绝。
在微信上聊了几次,这哥们很主动,接二连三地抛出各种问题,表现得像一个称职的审查官。只提问题,不聊自己的事情。
“能不能多点互动呢?我觉得好难了解你。希望不要吓到你。”
看完,实在忍不住就回了他一大段话:
“放心,不会吓到我。第一,我有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跟别人交代;第二,我们不熟,你不应该问一连串不该问的问题;第三,我不是你的客户,没有要拜托你的事情,问问题的时候语气怪怪的,像是命令一样;最后,回答你的问题,现阶段很难多点互动,主要是对你不感兴趣。恕我直言,担心说得婉转了,你听不明白,希望理解。”
他很酷地回复:“噢,明白,感兴趣很重要!”
既然他懂了,也算让人放心。既能使对方不烦自己,也不耽误人家。该明确拒绝的时候还是得果断点。
没想到还有后面约吃饭的情节出现。虽然从前没有幻想过意中人是盖世英雄抑或白马王子,但内心也曾闪过那个他会不会在下一秒出现在某个转角处跟自己打个照面的念头。到头来发现,还是被影视剧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美好桥段给“洗脑”了。
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要残酷得多。
“我到了,你到了没?”
“稍等一会儿,我去趟洗手间。”
因为下班晚了,没来得及补一下妆,只好去趟洗手间,整理一下仪容仪表。即使对对方不感兴趣,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整理完毕,来到约好的地方,见到一个身穿黑色上衣,搭配着深棕色短裤的男人坐在那家店里面。眼前这位就是那个说“我换身衣服就下去,麻烦等一下”的人?
坐下,放好包包,不小心望向了桌子底下,他竟然穿着一双拖鞋,这身装束真有点让人感到意外。看来还真的是不适合,在审美上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难为他还在聊天的过程中关心地问到,“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希望你不会觉得不自在。”说实话,他脚上那双拖鞋已经让人感到浑身不自在以及不爽。
突然想起,刚刚在去洗手间的路上,碰到一个男人向一家店的店员问路,穿着打扮跟面前这个人如此相似,原来那个人就是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次是跟另一位男性朋友见面,由一位叔叔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对他的印象还不错,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脚穿一双拖鞋,T恤衬着短裤,仿佛是面前这位仁兄的双胞胎兄弟一样。那一双拖鞋瞬间就抹掉了他在第一次见面时给我留下的好印象。最该死的是因为拖鞋的底部太过光滑,他差点摔了一跤。不知道为啥,那一刻我都替他感到不好意思了。
对面的这位仁兄就更不用说了,第一次见面就被我在内心“枪毙”了无数遍,加上他不知节制、没有界限的提问,他在我心里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从“你几岁了?”、“你在哪里工作?待遇如何?”,到“希望你别嫌我八卦,你谈过几次恋爱?”,一直没完没了。
看看面前这个不懂尊重他人,越界还懵然不知的男人,再瞧瞧他脚上那双“该死的拖鞋”,内心有一股绝望的感觉油然而生。
尊重一个人应该从外表着手,好好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最起码得干净大方,其次“配上”良好的言行举止,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才有第二次见面、第三次见面……
如果上面这两点没做好,就等于还没开始了解对方,就已经被人“毙掉”了。“罪魁祸首”无疑就是那双该死的拖鞋。
谁不知道T恤、短裤和拖鞋这三者搭配着穿很舒适呢?舒适的后果就是精神过于放松,在聊天的过程中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更糟糕的一点是身上的缺点会被放大不知道多少倍。
生活还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醒自己,“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提醒自己要上心一点。”
与自己感兴趣的异性初次见面,千万别穿拖鞋,装束不能太随便,适当给自己制造一点“不舒适”的感觉,时刻自己提醒千万别掉以轻心,避免被对方“枪毙”。
希望那个他可别穿着一双拖鞋出现在我的面前,因为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会把他给“毙掉”,这样我们真有可能永远地错过了。
在说“余生请多指教”之前,我想对他说一句,“初次见面,请别穿拖鞋!”
亲爱的,你听见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