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由蔡崇达的《草民》里看到中年父亲们

由蔡崇达的《草民》里看到中年父亲们

作者: 安洁儿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4-07-24 20:10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安洁儿自在,安心生活,过自在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蔡崇达《草民》

前几天看到了视频号上有位范老师推荐暑期书单,其中一本是蔡崇达的新书《草民》,当时范老师以第一人称来讲了《曹操背观音去了》,我误以为是他自己的故事,讲得很生动感人,后来知道它是来自《草民》上故事之一,于是毫不犹豫地下单买了这本书。

我想在生活中的各种购物决定中,没有比买书下手更痛快的了。

有时候,买下一本书,可能是源于好奇书上的某一句话。比如《草民》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的: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

拿到书后,出门的时候就随手带着,随时插空看上几页。翻到开篇,就被折服了,在作者看似不经意的描述实则蕴含很深的文笔功底的文字中,瞬间走近了海边人的那个世界里。比如,其中有几段描述滩涂的话:

海与地的交汇处,总要铺天盖地地悲鸣。它们的躯体不断地被对方抓破,经脉不断被对方撕扯,血液浸透了彼此——那些血肉模糊,便是滩涂了。

滩涂是被撕下的陆地的血肉,滩涂是被撕下的海洋的血肉。滩涂因此从来是腥臭的——这些血肉还一直在腐烂发酵着。

海边的人因此都知道,和这里的弹涂鱼、鳗鱼、螃蟹、蛏子等一样,自己是滩涂的子民;还知道,生命没有高贵的出身,腐烂便是生命的母亲。

惊叹出身于海边的作者,有如此细腻超绝的文笔,于是忍不住想继续翻下去看。

上午在等孩子游泳课下课的空档里,把《曹操背观音去了》完整的故事给看完了。关于这个故事的大体脉络在视频中与范老师讲得差不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止讲了他们镇上一个叫曹操的人的生平事迹,还提到了作者的父亲,看似写父亲的篇幅不多,但是却为下一个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故事是《欢迎你再来》,主线是以作者老家镇上有个叫黑昌的人以及作者父亲的故事为代表,来描写了中年男性,父亲们的辛酸,坚忍和默默地为家庭付出的形象。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描述,却是现实的写照。

作者的父亲中风三年后去世了,在葬礼上,他没能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他还无法和父亲离世这个事情相处,便被她的母亲很冷静地劝他回去上班,这让他很愤怒,很难过。

离开家乡去北京工作后,他和母亲联系甚少,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里舔舐着伤口,在两年的时间里,他甚至都没有回过家。

当时母亲的想法是她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让孩子做好他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各种关系家里帮不上忙,需要他自己努力,而家里的事情也不需要他太操心。家里有人把日子过糟了,也总要有人把日子过好起来。

那时候他是一名作者,工作本身就被各种零散的事情占满,要接各种热线,主动申请白班夜班的热线都接,为了逃避内心的各种莫名的情绪,他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一个个喧嚣的电话占满了他的生活,他被挤压到没有机会去琢磨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是一直失眠。

直到他跟母亲的一次通话中,说到失眠这件事,他母亲一下子就判断他有问题,而治疗的方式就是“回来一趟”,她觉得儿子这个岁数就一直失眠,肯定是没有搞好自己,而她自己也算不上特别好,但对于过日子,还是更有经验的。

就这样,两年后,作者回了一趟老家。

回去遇到了镇上的远房亲戚叫黑昌的人,他是镇上宗亲会的联系人,在一次晨跑队伍中,他们聊上了天,从黑昌的讲述中,作者得知了很多关于自己父亲的事迹,是之前他从不知道的。在他内心,也从未放下父亲离世这件事。在回家的几天里,他的睡眠慢慢得到了改善。

原来,父亲之前也晨跑,只是作者还不知道,人到了中年,过了四十就怕身体跨了不能照顾家里,所以选择跑步,由此看到自己还是跟世界继续战斗的男人。

父亲一直默默为家里做了很多事情,加油生意差了,想偷偷兼职做环卫工人补贴家用,又怕儿子知道,他觉得儿子以后是拿笔坐办公室的,想保护儿子心里的傲气;生病了怕花钱,不敢去看病,担心钱不够供孩子上大学,就忍着不看,后来引发了中风;生病后,怕拖累孩子,想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却还舍不得看不到儿子;父亲会惦记孩子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

这些话,父亲从未跟他说过。

他听到黑昌跟他讲关于父亲的事情,他知道,父亲离世后,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如此疼爱他了。

后面讲到了黑昌的故事,他也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他的一生放荡不羁,但是在做父亲这件事情上,他也是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心血。真如书中写的一句话:要让男人变㞞只需要一件事情:结婚生子。

在两个儿子说起媳妇的时候,黑昌知道自己得病了也不敢去看,怕惊扰到儿子的亲事。等到帮儿子把媳妇娶上了,一个人忍受完病痛的折磨,离开了人世间。

在黑昌的葬礼上,他的两个儿子在努力表现出责任和担当,紧接着有句话是:每个儿子在失去父亲后,总觉得自己要表现出男人的模样。

我相信,这句话是事实,因为它让再一次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和我的爷爷。就如往期文章从模糊到清晰中所说的,我爷爷去世后,父辈们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在我心里的形象一直是高大有力的。

随着自己为人父母后,时而想起父亲的时候,会感叹,他是如何能做到这么坚强的?他曾经也是一个早早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啊。

是的,也如作者在书中写道的——到了这个年纪,我已经知道了:不论亲近、憎恨或毫不在意,甚至,不论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总要不断想起自己的父亲的。

经历过的人,心里一定是知道的。

比如我自己,背井离乡这么多年,以为离开了曾经的伤心孤独痛苦之地就好了,却不曾想,即使在他乡安家了,也会想念故土,想念亲人,而且在亲人年龄大了时候,越来越想念。

尤其会经常想起父亲,常常想到他为家里默默付出的一切,而父亲是惜字如金的人,用我堂姐的话说我父亲就是:“二叔是话很少的人,能用一个字说的话,他一定不用两个字。”

是的,父亲几乎不轻易用言语表达他对我们的爱,却把爱的深意落在行动里。

家乡的风俗里,虽然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小时候,父亲也是对我很少有言语上的表达,但是却有给我举高高,坐到他的肩膀上,由此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感觉到有一种无形地强大的力量支持着我,这个力量看不见,却感觉得到。

有时候也许人们会觉得母亲的情感细腻,其实为人父母,都是有一种对儿女的细心感应的。比如,打电话,喊一句:爸爸。父亲就能从这两字的语气中准确地判断出你的状态好不好,即使你极力掩饰着内心万般汹涌的情绪。

在《草民》的前两个故事里,我想到了父亲,想到了中年男性的不易,也想到了孩子的父亲。

在自己这个小家庭里,孩子的父亲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踏实赚钱养家。有赶不完的早班飞机,出不完的差,操心不完的公事,熬不完的夜,应酬不完的饭局。

我知道他不容易,却还不太深刻。

直到看到故事后面,写到作者参加完黑昌的葬礼后回京工作,坐上一名四五十岁的司机师傅的车,他通宵接单,看上去很疲惫,司机小声嘟囔着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通宵。作者却知道他为了什么,他也知道司机其实也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他和所有父亲一样,只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他是熬不住这个通宵的。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从第三个人的视角里得到了答案,明白了男人内心的担当。

想起在那些个早晨,天还没亮,没睡几个小时觉的他睡眼惺忪地从梦中醒来,却不舍得惊醒我,当我再睁开眼皮的时候,他已穿戴整理,坐在我的身边跟我暂别。

也想起他从一个地方开车到另一个地方或者应酬完,每到酒店发来报平安的信息,很多时候,时间都在凌晨一两点。

有时候,会经常劝他不要太拼命,要多注意身体,而他在工作的疲惫之余看到孩子们学习或者生活上取得进步的照片时,精神又为之大振,他做很多事情,是为了看到孩子的茁壮成长和家人的笑容。

在《欢迎你再来》的故事结尾,作者在去机场之前,让司机掉头去海堤跑道,在这里,他看到了命运慢跑团了,看到了一个个中年的疲惫的父亲,拼了命试图扛起自己。

在这里,他喊着:“加油啊,父亲。”,“加油啊,黑昌”,喊着喊着,却知道自己在嚎啕大哭,把在父亲葬礼上没哭的泪水哭出来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隐约体会到了一点关于封面上的那句话: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正是有了在父亲们的付出和托举中,孩子们才渐渐地走向了外在的世界,走向创造,走向进步,然后一代又一代地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 读《皮囊》有感

    前段时间看完了蔡崇达的《皮囊》,从整本书来看,蔡崇达紧紧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

  • 皮囊

    时间:2019/5/28 书名:皮囊 作者:蔡崇达 好久没有看到皮囊这种由短篇组成由触人心弦的书了...

  • 蔡崇达著《皮囊》附pdf电子书

    《皮囊》 作者:蔡崇达 豆瓣评分 7.6 《皮囊》是当代作家蔡崇达创作的长篇散文集。 该散文收录了蔡崇达的14篇散...

  • 蔡崇达,你的《皮囊》我很喜欢

    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我想说,蔡崇达,你的《皮囊》我真心喜欢! —— 读《皮囊》...

  • 父亲:言少而情深

    父亲:言少而情深 川夏 近日,疲惫之余翻看蔡崇达先生的《皮囊》,在开篇之前,蔡先生说现在的人很少谈父亲,写父亲的文...

  • 执念

    读蔡崇达的《皮囊》...

  • 看《皮囊》

    看了蔡崇达的《皮囊》这本书,想到里面人物的经历,又联想到生活中看到的事和自己的生活,不免生出许多感慨。 蔡崇达从小...

  • 董宇辉与作家蔡崇达的访谈

    今天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又看到,董宇辉与作家蔡崇达的访谈,作家蔡崇达的书《皮囊》和《命运》,还不曾看过,都说世界上的...

  • 我们的皮囊之下,还剩什么

    《皮囊》——蔡崇达 我们的皮囊之下,还剩些什么,骨肉,内心,灵魂,还是一片虚无。 看过蔡崇达,黑狗达的这本书,都会...

  • 写文章必须要有逻辑吗?

    最近看到一篇蔡崇达的访谈,其中有很多他关于写作的看法,感触挺深的。 关于蔡崇达其人,我最早是通过他那篇著名的新闻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蔡崇达的《草民》里看到中年父亲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dp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