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

作者: 风言风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5:50 被阅读0次

                                                                                       

      读蔡崇达的《皮囊》,是一次次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小小的笔记本大小的书装在随身的包里来来回回,就连第一篇《母亲的房子》也是分为很多次的断断续续读完,没有安静的心绪,拿起白底黑字的文字都有些吃力,时间是有的,心态却不常有。

      蔡崇达的文字,缺了张力和扑面而来的吸引力,偶尔一眼,絮絮叨叨家常似的散乱无序的铺排,是要打起精神才可以读入的。一个80后记忆式的文字,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70后来说,何以深刻和触动,是带着很多疑惑和问号的。

      还好,拆分了几个下午,读完了第一篇《母亲的房子》,没有惊心动魄醍醐灌顶,亦没有热泪盈眶喜不自胜,只想,该记一记这稍纵即逝的感受,不,还是叫感觉更贴切。

      一个头发凌乱,被风吹,被日晒得满脸细密皱纹的母亲形象总是在眼前挥之不去,从青春到暮年,被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清晰的执念支撑着,盖一座房子,可以付出一辈子。生活的苦难在这个执念下显得微不足道,这样的形象,似乎有祥林嫂和《活着》中家珍的影子,可能比喻不太恰当,可就是想到了。

        这个母亲的一生,就被这座盖了又盖,而且可能会马上拆掉的房子牵牵绊绊住了。丈夫瘫痪时,她的一句“再走几步看看”;为了拆建在房顶晒了又晒的鞭炮;还有那包在被抱怨和困苦压得喘不过气时的老鼠药;还有她号啕时的那句“我只知道,如果这房子没建好,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子,过多好的生活”;还有,那满是皱纹的脸突然透出羞涩的荣光。这平实的难以激荡的文字却有着一股刺啦啦的力量,读者不必加以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母亲般的模样,就是这个母亲,这个文字里的母亲。

      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可能,活着更需要仪式,母亲的房子就是母亲活着的仪式,是年轻时对生活的憧憬,老来时对一辈子的执念。我们的一生不长,怎样走过都只是自己的一生,“就像生态鱼缸里的珊瑚礁,安放在箱底,为那群斑斓的鱼做安静陪衬,谁也不会在意渺小但同样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传承”。

      想说又不知说些什么,连联想都不必,这就是文字刺啦啦的力量吧。看过,也就忘了,正如春水盈盈里的一尾鱼划过水面后浅浅的波纹,一瞬,就又恢复了平静。

相关文章

  • 执念|目录

    执念·楔子 执念·01(修改版) 执念·02(修改版) 执念·03 执念·04 执念·05 执念·06 执念·07...

  • 执念执念执念

    你不是安娜,从不真诚、善良;他也不是渥伦斯基,不英俊,也没有才华。不过是两个在黑暗地道里相互依偎相互取暖的...

  • 执念!执念!执念!!!

    2019年08月03日,星期六,阴 昨晚11:00休息,今早06:10起床! 最近,一直在要不要从此就退出朋友圈这...

  • 执念有毒吗?--与建文师兄商榷

    执念有毒吗?干老师讲:“执念皆有毒,无我最洒脱。”接着解释说:“想钱不是执念,想名不是执念,想色不是执念,...

  • 执念,执念,还是执念......

    执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而对一个人的执念则是指一个人过分专注于他(她),长期坚持追求,不轻言放弃,因...

  • 《(执念)执,念》

    “人游走于世间,飘荡在江湖,多多少少会有些执念。有人为了权力,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情,也有人为了一把好刀,一本秘...

  • 执念执念

    长不过执念,短不过善变。 ————题记 仍记得 夕阳中 你温暖的笑容羞红了天边的云霞 依记得 夜色中 你明亮的双眸...

  • 执念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就是执念。我是一个执念太深的人,这种执念是成魔的执念。 我的执念就像是...

  • 一念

    有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是骨瘦如柴,会不会有人更怜惜我? 人有很多执念,瘦是执念,美是执念,白也是执念,钱是执念,...

  • 执念

    文/关小禾 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执念。 有人执念于某个人,有人执念于某个事,有人执念于某句话,有人执念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执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r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