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07878/b9584a67659c8aa3.jpg)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睡得正香,一阵痛感突然从小腿袭来,被惊醒的你想要活动活动减轻症状,却发现根本无法将腿伸直。不用怀疑,多半是抽筋。
说起抽筋的痛,简直是谁抽谁知道。可问题是,好好的腿,怎么会抽筋呢?真的像一些广告说的那样,是因为缺钙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筋,是怎么抽的?
所谓的抽筋,其实是肌肉痉挛,即肌肉自发的持续性收缩。正常情况下,人体感受到外界各种信息后,会将信息送到大脑,由大脑发出命令,再将命令传递给肌肉,于是人体就可以活动自如。但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肌肉异常收缩,发生痉挛和疼痛。
抽筋就是因为缺钙?
那可不一定,抽筋的确与缺钙相关,如果钙离子浓度低于2.25 mmol/L,一点轻微的刺激也可能让它发生痉挛。但缺钙只是抽筋的原因之一,能够导致抽筋的原因还有以下这些。
1.疲劳+寒冷
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全身骨骼肌就会阵发性收缩,这个过程也就是打寒战。如果此时肌肉因为代谢产物聚集、血管痉挛、缺钙等原因,导致细胞兴奋性增强,就容易发生肌肉痉挛。而疲劳正是代谢产物聚集的常见原因。所以,当寒冷遇上疲劳,就非常容易发生抽筋。
2.肢体受压
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睡觉,或被厚重的被褥压迫,可能使肢体血液回流受阻,从而诱发抽筋。如果被压肢体恰好受到了寒冷的刺激,那就更容易抽筋了。
3.水电解质环境失衡
水、钾、钠、镁等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水电解质环境,如果大量出汗或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就容易造成体内水电解质环境紊乱失衡,诱发痉挛。此时只需补充适量淡盐水即可。
4.低血糖
肌肉工作需要消耗葡萄糖,当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处于低血糖状态时,也容易发生抽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块糖,提高血糖浓度。
反复抽筋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