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1)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1)

作者: 史妍 | 来源:发表于2021-02-05 17:53 被阅读0次

昨天整理了常用的三维声的拾音制式,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总结环绕声拾音制式。这其中的很多制式,大学时期我就曾学到过。只不过不常用的已经记得不是那么真切了,尤其是一些细节,比如话筒的指向性、话筒的间距等等。所以,我将用几天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归总。

与沉浸声拾音一样,环绕声拾音也分为分离的和整体的拾音制式。分离式的分为前方拾取直达声的话筒制式和后方拾取环境声的制式,调整起来相对灵活。

第一部分:分离的环绕声拾音制式之前方话筒阵列

(1) Decca Tree

Decca tree是20世纪50年代由Roy Wallace和Arthur Haddy在伦敦Decca工作室开发的一种立体声话筒拾音技术,多年来一直用于乐队的立体声录音。三个全指向话筒呈三角形排列。左右两个话筒相距约2米(6英尺),中间的话筒放于前面约1米(3英尺),如上图。它有时被称为A-B-C立体声,解决了两支话筒的立体声拾音造成的中间虚声像问题。

(2) INA-3 or Ideal Cardioid Arrangement (ICA)

这种话筒拾音技术是由Günther Theile研发的。INA是Ideale Nieren Anordnung的缩写,德语中“理想心形排列”的意思。INA-3是一种将三只话筒用于前阵列的技术,如上图。最常用的是INA-5,随后再说。INA-3使用心形话筒作为中间频道,放置在左右两个心形话筒的前面17.5厘米(7英寸)。左右两支话筒指向外侧,间距为35厘米(14英寸)。它们的间距可变,用于匹配后方的环境话筒。

(3) Optimized Cardioid Triangle (OCT)

这种制式由Günther Theile和Helmut Wittek开发并优化。如图,中间的心形话筒朝前约8厘米(3英寸),两侧的超心形话筒朝外相隔约40至100厘米(约15至40英寸)。拾音角度从160°到90°。它的优点是左右声道分离度高,定位性好。

(4) Omni+8

Omni+8是一种用于前方话筒阵列的技术,通常与Omini+8环绕声技术一起使用,随后详述。左右两支全指向话筒间隔2米(6.5英尺)与前方相距40厘米(16英寸)的8字形话筒组成阵列。全指向话筒保证了丰富的低音响应和很好的空间感,而8字形中置话筒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稳定的中心声道。

相关文章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1)

    昨天整理了常用的三维声的拾音制式,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总结环绕声拾音制式。这其中的很多制式,大学时期我就曾学到过。只不...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4)

    第三部分:整体的环绕声拾音制式 (1) (1)INA-5 or Ideal Cardioid Arrangemen...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5)

    第三部分:整体的环绕声拾音制式 (2) (6)Polyhymnia Pentagon Polyhymnia pen...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6)

    最后来说说厂家集成的环绕声话筒。这类环绕声话筒由多个不同角度的话筒振膜组成。 (1)Tetrahedral Mic...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3)

    第二部分:分离的环绕声拾音制式之环境话筒阵列 以下这些是专门用来拾取空间环境的话筒阵列。它们通常与前面提到的前方话...

  • 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2)

    前一篇,我们总结了四种分离的环绕声拾音的前方话筒阵列。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个问题。 虽然使用三支话筒的拾音技术对传统...

  • 沉浸式三维声拾音制式

    今天听了一个关于沉浸式三维声录音理论与实践的讲座,受益匪浅。我来仔细梳理一下理论部分中涉及的沉浸式三维声的各种拾音...

  • AI+教育 by2018.5.11

    1.本周对AI+教育相关产品进行了关注,总结如下: 1)自适应学习,定制式智能教学 自适应学习(Adaptive ...

  • 手机基础知识

    1、手机制式 目前,手机制式主要包括GSM、CDMA、3G、4G四种,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

  • 初始

    重新拾起,不知还能否继续,还是陷在制式中,亦或是草草舒心,终究有个开始,不必等待结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绕声拾音制式总结(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fi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