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午后,外面的雨跟下着玩似的,没有一点凉意,屋子里有点闷热,小风扇勉强能带来些许清凉。在电脑前坐久了,正起身准备到窗前透透气,一转身,地板上一位“不速之客”趴在那里,蹲下细看,原来是一只久违的知了。在农村,碰到一只知了,那是一点不稀奇,可是在高楼林立的城里,而且是在家里的客厅,能碰到知了,这个几率估计和中彩票差不多吧。和知了的那些亲密接触的岁月,像一只风筝的细线,拉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池塘边,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我们的童年没有变形金钢、奥特曼,抓知了就是一件乐此不疲的趣事。一到夏天,知了就爬到大树上,抱着树干,发出高分贝的叫声,仿佛在叫我们出来和它玩。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也没有好玩的玩具,自然对这个能发声的小东西非常好奇,在炎热的夏日中午,大人们都在堂屋或阴凉的地方,躺在凉椅上,摇着蒲扇纳凉午休,我们却一点也没感觉热。找来长竹竿,前面用竹片圈成圆形,去屋檐下粘蜘蛛网,然后几个小伙伴就寻着知了的声音奔去。来到树下,小心翼翼地将竹竿靠近知了,一下就把知了给粘住了。捉回家以后,用缝补衣服的细线把知了的一只腿给套住,在小屋子里听着蝉鸣放飞,这就是童年的乐趣。
岁月流逝,当年的池塘边,榕树上,知了仍然在声声地叫着夏天,可童年的四合院热闹的场景再也回不去了,当年的小伙伴也都是人到中年,大多都进了城,小村庄变得无比沉寂,只零星住着几户人家。知了纳闷了,任凭叫破嗓子,也没有小伙伴来抓它玩,他们都去哪儿了呢?知了这下真不知了,去城里看看吧。
我收回思绪,走到窗前,雨仍然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窗外小区环境优美,绿化郁郁葱葱,在雨水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翠绿。平时还没注意到,从高大的黄桷树那一片还真飘来了知了的叫声,兴许是这只知了贪玩,出来寻找儿时的玩伴?亦或是好奇、或是蹭空调的凉意,寒冷对于知了这只夏虫来说未曾体验过。就这样,误闯进我客厅来了。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玩捉知了,但是生活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那就拍照发个朋友圈、发个小视频、写个短文吧。
知了刚上朋友圈,评论就活跃起来了,好几个“美食家”都说:晚上的下酒菜,做成红烧吃了它。同学和兵说:一个知了一瓶酒,高蛋白。我压根不知这玩意还可入口,娱乐的心态百度了一下,还真是可以吃的,我乐呵,就这么一只,吃就算了吧。张姐说:“喂起”。“对头”,我附和:“把它当个宠物,哈哈”。更有意思的是,有位美女说:女朋友要来了,哈哈,好兆头啊。
我把它安顿在一盆绿萝下,先当宠物养起来吧。再看看朋友圈各路大侠的奇思异想。
知了,在这个闷热的午后,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一丝清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