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读时分写作训练营邀请函
无论您喜欢碑还是帖,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无论您喜欢碑还是帖,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17:04 被阅读0次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项。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由于媒介和喜好的不同,形成了帖派和碑派两支并存的局面。

帖派是指以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书札墨迹为学习对象,尤其是以晋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一脉为楷模,这一派崇尚流丽潇洒、蕴藉典雅的风格。而碑派则以殷商二周金文、秦汉石刻以及北朝摩崖、碑刻、墓志乃至砖瓦上的文字为研究对象,崇尚古拙质朴、厚重雄浑的风格。

两派随着书法的发展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但帖学始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清代则经历了一个先帖,后碑再互补合流的过程。

清初康熙推崇董其昌,乾隆尊赵孟頫,加之科举要求的馆阁体,使帖学延续着前代的繁盛。但随着雍正和乾隆朝时期文字狱的愈发严格,文人们开始三缄其口,恰巧这一阶段金石出土日益增多,大家也就把兴趣都转移到了金石考据上来。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碑学的研究和创作也就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书学由帖学向碑学的嬗变,形成了帖学与碑学两峰对峙,碑学占优的局面。到了晚清,无论是帖学一派,还是碑学一派,都发现一条腿走路是不符合中国书法传统的,于是碑学和帖学开始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开启了中国书法碑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我说的非常简略,实际在发展过程中,有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也许您喜欢碑,也许您喜欢帖,也许您两者都喜欢,但无论您喜欢哪一款,在清代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您有兴趣更进一步去了解清代书法的发展历程,窥探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法家的故事和成长轨迹,我给您推荐一本书《清代书法故事》。

这本书以人物为线索,介绍了傅山、郑簠、朱耷、金农,直至翁同龢、吴昌硕,清代14位有代表性书法家的轶事和翰墨赏析,以点带面,较为清晰而又系统地梳理了清代书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可以激发大家学习和练习书法的兴趣,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形成优良的道德情操。

我也同期把整本书录制了下来,很快将上传喜马拉雅FM里我的同名主播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无论您喜欢碑还是帖,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项。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和传...

  • 忆秦娥

    忆秦娥 再学书法 思仓颉, 当年未识碑和帖。 碑和帖, 脉承千载, 帖柔碑拙。 长安市上逢真佛, 千帆过罢心逾切。...

  • 【162】喜爱品酒的你,来香港一定不要错过这些地方!

    品酒达人看过来!无论您喜欢葡萄酒、手工啤酒、威士忌或鸡尾酒,都能够找到精选的口味,完美的享受。 121BC 以独特...

  • 碑学与帖学审美的不同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的两个常用的字,从字面意义来理解,“碑”是指用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而“帖”即是指毛笔写在...

  • 何以解忧

    有这样一家杂货店,不仅销售杂货,还提供烦恼咨询,无论你挣扎犹豫还是绝望痛苦,在这里你都能找到倾诉和宣泄的出...

  • 行摄西藏| 漫步在大昭寺转经道上,倍感人生冷暖

    在西藏拉萨我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大昭寺,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无论心情好与坏,在此都能找到心灵上的慰籍! 跟随着转...

  • 看不懂画展怎么办?在线等!

    没事儿,总喜欢泡在博物馆里,假装自己很懂的样子。 这不,又遇见黄一鸣碑.帖.印象作品展。这是书法?还是绘画?挺有新...

  • 关于字帖书法工具书之十

    帖,我们一般说帖,是与碑相对,专指墨迹而不指拓本。广义一点讲,拓本也是临摹的范本,也可称帖,而从特指的角度讲,墨迹...

  • 书法笔记——修

    一点知识:以欧阳询等大师为代表的唐碑应属于帖学,碑学特指北魏时期墓志等。不是碑就是碑学,帖就是帖学这么简单。 修,...

  • 老师讲解~南北书派论

    远远对碑派书法理论的贡献。这个南北书论派上次讲过了,。就是南帖北碑,南帖就是主要指魏晋的,就是二王的那个贴。北碑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论您喜欢碑还是帖,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wu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