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 《下一站是幸福》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贺灿阳和自己的学生蔡敏敏谈恋爱,两个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选择不公开恋情。但是,俩人多加小心还是被贺灿阳的母亲发现。之后,贺母大发雷霆,贺灿阳在一顿批评之后回不了家。
贺灿阳的姐姐贺繁星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即不公开恋爱,从恋爱到分手,贺母都没有发现。
蔡敏敏对这种差异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你姐看起来太老实了,大家觉得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而你不同。”
是呀,作为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经济人,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带着主观意识。同一件事情,人总是基于自己的认识觉得更可能发生在某人身上。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口,可信度是不同的。
突然想起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曾说过的一句话:“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主观的感性因素。因为感性因素发挥作用,我们可能要面对很多谎言和隐瞒,大多数谎言是善意的谎言,大多数隐瞒在被发现之后,也以善意的谎言结束,而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中吧。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渐渐觉得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爱的方式。
那么,善意的谎言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撒谎的人并无恶意,善意的谎言背后,一方面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成某事;另一方面是避免家人操心和担心。
因为撒谎的人是接受谎言者亲近且相信的人。
生活中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善意的谎言,而我们往往也无从知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