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培养新的习惯,自己也总结了一套培养习惯的方法,也总是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习惯培养和坚持的心得,但至今我依然有一个始终无法养成的习惯——运动。
相较于过去,现在已经算是运动的比较多的了。
前几年膝盖受了伤,半月板损伤加积水让我不太敢运动。由于看了张展晖教练的《掌控》和《跑步治愈》之后,才知道如果方法正确,跑步并不会影响膝盖。于是一拖再拖,心理建设建设再建设,终于在今年1月1日开始练习跑步。
第一个月自然是比较积极的,除了生理期之外,一隔一的跑步从未缺席;第二个月前半个月也很正常,一隔一的打卡,但到了后半月因为比较严重的疲劳感让我不得不暂停了运动以及一些不太紧急的任务,给自己放了两周的假。
一旦松懈了之后,再要开始又变得困难起来,所以当我再次做好心理建设开始跑步,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这一次的开始带上了偷懒的心思,一觉得有些不舒服就暂停运动,结果可想而知,运动这件事又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昨天和书友吐槽自己:虽然算得上一定程度的自律,但运动这件事依然是我过不去的坎儿。
我曾经也对照《掌控习惯》这本书里的方法,想要让自己动起来:
第一件事:决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第二件事: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我第一次运动就克服了糟糕天气的考验;并且每次跑步都能多跑一点点。
第三件事:把运动服准备好,在要跑步的那天放在自己一起床就能拿得到的地方。
第四件事:不给自己设定过高的要求,从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程度开始。比如说,我第一天只是绕着楼下跑了1圈(大约800米),之后每天增加一幢楼的距离(大约60米)……以此类推。
每次跟人说起我的做法,朋友们也都会觉得听上去挺合理的,好像没什么大毛病,我自己也时常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这几天总算琢磨出了一点原因——意愿不够强烈。
“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也能琢磨出一些细小的差别。
我从小就是个体质相当差的人,几乎是三天两头的生病要去挂水。有一次先挂两天水,炎症消不下去,之后又挂了六七天;还有一次挂三天的水,但因为我静脉比较细,护士找不到血管,第一天扎了一针,第二天扎了两针,第三天扎了三针,两只手上都是针孔,手背手腕整个都是肿起来的。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初三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去医院挂水,扎针的时候护士有点狐疑的看看我,问:“看你有点眼熟,你是不是上个月才来挂过水?”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回想起来,莫名地觉得有点搞笑。
这个“体质差”一直伴随我到了工作之后,似乎总是在“带病上课”。那时候为了减肥尝试轻断食,办公室的同事还提醒我:你本来体质就差了,当心别减肥减出病来。至于结果……应该还是很好猜的。
后来为了能够健康减肥,在某宝上尝试了营养师配营养餐,每天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自己做一日三餐,上班的时候不吃食堂,自己带饭,连续吃了三个月左右,不仅体重减掉了10kg,更让我的惊喜的是,从此我的体质变好了不少,原本一年到头三天两头生病,在这次营养餐之后基本上就没怎么生过病了。
对于这个神奇的效果,我之后自己去了解了一些营养学的知识才知道,蛋白质的作用非常大。以前我蛋白质吃的很少,网上说减肥不要吃肉,就基本上荤菜都不吃,但是营养餐里蛋白质类的食物吃的相当多,一天三顿里几乎顿顿都有,晚上可以不吃碳水,但蛋白质一定会有。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到现在为止我都会有意识地摄入蛋白质,至今为止体质依然不错,不能保证完全不生病,但有个什么小毛小病自己吃点药也能比过去恢复的快不少。
所以“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对我的潜意识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已经属于相对比较健康的状态了。
减肥这件事,其实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一不小心吃成了胖子,最重的时候是78公斤(身高166),工作以后因为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因为买不到衣服受了刺激,所以下定决心开始减肥。头两个月就减掉了20斤,之后陆陆续续又减掉了一些,后来我的体重一直是在120-130之间波动。
上面提到的吃营养餐的三个月,让我的体重一度减到了56公斤。
只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连续加班吃外卖,不知不觉又回到了120左右。
辞职之后大约是“心宽”了,慢慢地就“体胖”了,一个冬天没怎么注意,又把膘养了起来,回到了130斤。
之前运动带着“减肥”的小心思,但因为这个目标并不明确,所以动是动了,体重却总是减不下来。
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运动目标不明确”这个问题之后,就开始思考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比如说把“决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设置为——通过合理饮食加坚持运动成为一个体重稳定、精力充沛的人。
为了努力攻克我目前人生中最难攻克的问题,我也准备用上我所有的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坚持运动的人。
就比如说我在开始做手帐之前,思考过能不能坚持的问题,也思考过在坚持的路上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的困难,所以能够把做手帐这件事坚持下来,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预想了可能会遇到的所有的困难,并提前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实验,这个实验研究室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一个人的意志力。
实验人员把一些腿部做了手术的老人分成了两组,这些老人都需要通过一些锻炼来恢复腿部的活动,并且是手术后过后不久就需要开始复健。两组人当中,研究人员对一组人只是说了需要增加一些运动,但对另外一组人的要求是必须要把自己准备如何运动、要走什么样的路线、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全部写下来。
实验的结果就是第二组的成员恢复程度要比第一组好的多,因为第一组的人虽然知道要增加运动,但站起身当下的疼痛会让他们产生恐惧的心理,相比之下第二组的人因为预想到了会出现那些困难,有了克服的心理准备和方法,坚持运动的可能性也就大幅提升了。
虽然这个计划的过程可能会花上些时间,但如果能够找到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也是值得的。
值得一说的是,五一假期的时候在张萌萌姐的公众号里看到了她的《好看笔记》,是萌姐有关运动健康的笔记本。当时看到就觉得心动下了单,也是我第一次入手萌姐的笔记本。
准备结合“好看笔记”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