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了《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答案却出乎意料。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三次,有的说四次,还有的说是五次,正当我准备叫停时,最后站起来的张皓轩同学,他自信满满地说30次。我听了非常吃惊,并引导他把想法给大家进行分享。
他打开课本,给大家展示道:“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了,请你们参加!”一连说了十遍。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一连说了十遍。
“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都准时参加!”一连说了十遍。
十遍就是十次,所以一共通知了30次。
听完他的发言,有个别学生也表示同意。我才意识到:原来他是对文中的“十遍和几次”没有区分开。我并没有盲目下结论,决定停下来,带着大家一个类似的通知。我走进教室,告诉大家,同学们,大家注意,今天下午第二节我们要上体育课。一直重复说了十遍。然后我走出教室,过了有两分钟,我又走进教室,把这个通知又说了十遍,按照同样的方式进了第三次,最后我提问同学们,老师一共通知了几次,有的学生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说张老师通知了三次,但是每次都通知了十遍,通过现场的实例,同学们终于知道了,十遍不等于十次。
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每个孩子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事情的理解也不一样。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听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了解了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信今天的课堂,针对“十遍”和“十次”这个问题,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一定不止一个,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能明白和区别他们之间的不同,这一节就是有意义的。
在学习中,老师做学生的引导者,不是挺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