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了新春佳节,又到了该回家的日子。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感慨道:“明明我那么想家,每次想得晚上都睡不着,但是越靠近年边却越不想回去……”
在遥远他乡的我对此,真的是感同身受。
“狐死首丘”这个词从古至今让人触动很大。传说,不论跑到哪里去觅食的狐狸,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守在出生之地的狐狸,在将死之时总会遥首望着自己出生的地方。
后来,大家常用这个词来比喻思乡之情。
故乡,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在外地奋斗者一年也只有春节才会回到出生的故乡,也许还有的奋斗者多年才会回去一次,但是家乡村头的那棵槐树却在记忆里一如既往地清晰。
不信,看,脑中——
躲猫猫的道场,是不是还记得在哪个草垛掏出了鸟蛋?
连绵不绝的高山,是不是还记得在哪个地方捡了很多的柴火?
可爱的菜田里,是不是还记得在哪个位置采过萝卜?
……
不论是哪一点,是不是在脑海中从没有忘记过?
然而,到了家门口,却害怕了,因为——近乡情怯?
其实不然,每个月甚至每周,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打电话,家里的大事小事总是在唠唠叨叨中了解得清清楚楚,怕什么呢?
朋友说:“我一想到回家每天被我妈逼着吃早饭就难受……”“最多只能在家呆三天,不然就大吵、小吵不断……”
这是为什么呢?
朋友说这是代沟,老人说这是不听话,我想说这是沟通交流得不够!

前几天,《啥事佩奇》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看到视频中用老年机打电话的大爷,因为信号不好,要爬上村后的土坡上使劲儿讲话才能接收到电话那边的信息,手机的信息帽掉了一定要找到才得行,听到儿子不回家过年的那个失落,看到儿子来接自己去城里过年的那个傲娇,甚至在最后接到村里放羊邻居的电话那个神气……

直到这个时候,或许我们才会明白,家里等着我们回家的爸妈的心情。
今年回家安安静静陪爸爸妈妈过一个“猪事顺利”的吉利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