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重新解读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
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三阴三阳
本篇内容将分四天分享给大家,通过昨天的分享,我们了解了三阴三阳里的厥阴、阳明对中医理论的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前章说过,春夏为什么养阳,秋冬为什么养阴,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人相应。那么,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要知道天地怎么变化。天地变化最明显的单位或者说层次就是年,每一年天地都要做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年这个大变化的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这就是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6837/26bb4aeab8630fdf.jpg)
气这个概念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讨论过,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这个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地变化。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得跟上这个变化,太过与不及都没有与天地保持一致,没有与天地相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6837/58064cdb1ba3119c.jpg)
那么在气这个层次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保持一致呢?就靠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揭示了肺的功能,这个问题,在第一章已经专门的分析过,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它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所以,阳明这个概念的引入,对于在气这个层次上建立天人合一的专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