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满朝文武大臣乱作一团,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好主意。翰林侍讲官徐珵(cheng)主张走为上策,向南撤退。此时,朝中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毫无结果。
后宫里面几个败家娘们,为了赎回英宗,根本不听大臣们的意见,直接肉包子打狗,损失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就在明朝紧要关头,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记南宋的教训了吗?
说句实话,这个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的就是民族国家的英雄。于谦的主张也得到了许多大臣们的赞同。皇太后和朱祁钰也立即委以于谦兵部尚书的重任,让他负责指挥军民守卫京城。
这个时候的朝廷已经混乱得不成样子,加上英宗不可能回朝廷主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谦等人为了拯救明朝,向皇太后提出请求,立朱祁钰为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需要勇气的,后来于谦的死也和这个意见有关。太后考虑再三,也赞同了。九月,朱祁钰即位,号代宗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景泰元年九月,代宗即位不久,瓦剌军进逼宣府城下。趁你病要你命!于谦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态势下,一面抓防卫,一面抓备战,大力征募新兵,调运粮草,赶制兵器,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20万人马,做好了一切迎敌的准备。
十月,也先挟持着被俘的皇帝朱祁镇攻破紫荆关,兵逼北京城。于谦主张先打掉也先的嚣张气焰,鼓舞士气。他调集20万军民,作好迎战准备,并作了周密布置: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杨善率部守城,其余将士分别驻扎在九个城门外,列阵待敌。
明军副总兵高礼首先在彰义门外告捷,歼敌数百,夺回了民众千人。也先眼看着明军有于谦等将领指挥,硬攻不能取胜,便变换手法,以送朱祁镇为名,准备诱杀于谦等人,但被于谦识破了。
也先见此计不成,便采取强攻。于谦不和他正面拼杀,他派骑兵佯攻,把瓦剌军引入伏击圈内,便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在炮火中丧生。
瓦剌军围攻京都,屡遭挫败,进攻居庸关又遭到守将罗通的抵抗。也先怕明军断了他的后路,忙带着朱祁镇向良乡后撤,就是北京房山东,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塞外。
北京之战,瓦剌军受到重挫,引起了内部不和。也先见留着朱祁镇也没有多大作用,就把他送回了北京。从此,瓦剌军再也不敢进犯明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