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年少时对亲朋好友都有所依赖亲近,都有点抱团取暖的意思在里头。那个年纪的人啊,心地良善纯洁,总能在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好处、借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可进入到成年之后,反倒多了些计较、多了些苛求,有的稍有不遂还会反目成仇。这样的现象奇怪吗?其实也不,只因为成年之后有了独立的见解、看法,有了不太一样的价值认同,况且还会受到各方面复杂关系影响,“貌合神离”也在情理之中。

最纯洁美好的情谊,大都出现在年少时期,这样的认知我赞同。有的把这种纯洁美好,延展到了整个学生时代,这说法大致不错,但成色已经有所区分,因为接近成年的人,自身已经不再那么纯粹。要保持年少时的那份美好,最佳方式就是时空相隔,如同存放在真空长期保鲜,不产生物质利益计较,不出现价值认同纠结。当然对于成年人之间的交往,也最好保持恰当的时空距离,避免过往甚密带来的凡俗琐碎,造成对神秘美好的视而不见,对短处缺失的斤斤计较。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那些看似好得不行的关系,好多最后都一拍两散;而那些个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反而得以保持长久,相互之间都能记得当年的纯洁美好。

如何与人相处,确实是一门学问,要维系好一份情谊,除了真心相与,还得有几分相处智慧。这些个道理,年少时并不太懂,仅凭本心相处即可。 后来方知这种交往方式,或许仅限于那些个年岁。如何相处长久,除了上述说的君子之交,还需内心存有一份真诚。这份真诚表现为不强势、不强求、不自以为是;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主动示弱、懂得为别人留出一片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