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特别是事关人命的大事,更是需要当机立断,在一瞬间抓住机会,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距今600多年的大明王朝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在太祖留下来支撑王朝的股肱之臣黄子澄、齐泰等的支持下,在诸位叔叔还没有造反迹象,更没有按照“假如有人(皇族)造反”,曾经对太祖承诺的“以德感化、以礼约束、缩减属地、改封他处、提刀相向”的承诺,朱允炆已经开始倒行逆施。首先拿朱棣同母兄弟朱橚开刀,削藩问罪正式开始。
削藩的真正目标是铲除朱棣 。但建文帝朱允炆却在朱棣“靖难之役”前,一而再再而三错失良机,让朱棣死里逃生,最后终于顺利夺取皇位,而合法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建文帝朱允炆第一次错失抓捕朱棣的机会,是建文元年三月,燕王朱棣按照规矩入朝参拜新君。当时朱棣其实已经意识到危险,但他不但无视这种危险,而且还对新君朱允炆无礼至极。朱允炆一心要体现自己的“仁”,一再说朱棣是自己至亲,放了朱棣回去 。
第二次是太祖朱元 璋的忌日,朱棣派三个儿子代他前去祭拜。这次是国防部长齐泰要扣朱棣三个儿子为人质,哪知朱允炆的老师,也是朱元璋留给皇孙的顾命大臣黄子澄不同意,理由竟然是怕“打草惊蛇”。
这一次就连朱棣儿子们要叫“舅舅”的魏国公徐辉祖,都站出来阻挡说放走朱棣儿子就是“放虎归山”,但是,朱允炆还真就是让朱棣父子团圆。
都说事不过三,但朱允炆实在是太嫩,错误的事一做再做。
在已经确认朱棣在着手准备造反的前提下,军委副主席齐泰下令抓捕朱棣,但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却是朱棣亲自委任的官员张信 ,结果是派去抓朱棣的官员向朱棣告了密。
错误一个连着一个,朱允炆给自己掘的坑越来越大。直到代表朝廷正规军的部队包围了朱棣王府,派出去逮捕叛贼朱棣的首领在皇上下达的诏书里,睁大眼睛仔细搜索,竟然只看到上面写的命令是逮捕燕王的官属,而不是燕王朱棣本人!
有勇有谋的朱棣,略施小计就诛杀了朝廷正规军的首领 ,开始了正式和侄儿皇上公开叫板。
朱允炆肯定不是 “人急无智”,而是属于太过书生意气、照本宣科的那类读书人 ,理论知识丰富 ,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 。不要说人命关天的大事,即使挣钱吃饭的“小事” ,也要见机行事 ,方能有所斩获。
朱允炆的结局 ,是朱元璋审人不明、太过自信的结果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