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物致心,那些生活的诗人

以物致心,那些生活的诗人

作者: 乐阅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7-04 12:57 被阅读150次

      日本民艺家河井宽次郎曾说过:

       “人往往只迷恋物的最终效果,并以为受到物的最终结果感动。其实最感动人的,是物的关系背后的东西。”

        忽然让人想起小时候屋前屋后渐行渐远的乡村艺人们。如果说,生活是一种创作,那么这些娴于一计,以物致心的人们即是生活的诗人。

        手艺人们用一双灵巧的手创造着一个温暖的世界,也将内心的诗意传递给每一个人。

         诗就要有感而发,有话要说,有情要表,绝不容许丝毫的虚情假意。

          顾诚曾在诗中写道“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手艺人们常常像蚂蚁一样忙碌,一样平凡。但是他们所造的每一样器具却并非毫无感情,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东西经过他们的一番打磨后都会变成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成为最贴近内心的东西。

          因此,我们得到的往往比买到的更多,以物之心,是手艺人的诗人情怀,也是陪伴我们走过漫长岁月的温暖记忆。

          还记得儿时记忆里最了不起的手工艺人,他在炎炎夏日摇转的电风扇下敲敲打打,心无旁骛。做他喜欢的飞机模型,放飞清凉的梦;给小屋定做一个大大的书架,带来一段段美好的阅读时光;还有时不时带给我们惊喜的玩具,小灯笼,木马,毽子,风筝……

         而今,我们身边的器物造型越来越精致、“高档”却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份温暖记忆。除了标签上冰冷冷的价格,再也感受不到工匠们用双手仔细触摸过的温度。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得到了许多,也遗失了许多。

       “春风十里,不如煮水烹茶”。那是关于茶艺师的温暖记忆。有时经过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院总能见到几个模样俊俏的姑娘,她们低垂的眼帘、婀娜的身姿、优雅的动作仿佛是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天地对话,宁静而安心。一切的浮华、焦躁和虚妄都在这杯馨香四溢的茶汤中荡涤干净了。


        她们也是生活的行吟诗人,茶本身不会说话,而她们凭一颗至纯至美的心将这杯茶的道理都一一传递给每一位茶客。以物致心,我倾慕的不仅是她们的那双灵巧的手,更是她们对于传统技艺的守护。还有她们传递给我们的一幕幕美丽的生活。

         岁月流转,屋前屋后的老艺人们已经渐行渐远,他们成了城市化进程中逝去的风景,而那些以茶为友、以茶为伴的茶艺师们依旧还在坚守着。他们以一颗安宁的心对抗纷繁、浮躁的社会,却用手艺人的那份情怀温暖着我们每一个当下。

相关文章

  • 以物致心,那些生活的诗人

    日本民艺家河井宽次郎曾说过: “人往往只迷恋物的最终效果,并以为受到物的最终结果感动。其实最感动人的,...

  •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空纳万物,虚怀若谷。

  • 以心役物,以物役心

    昨天借着休息看了一部电影《六祖慧能传》。 为什么看佛教电影呢? 因为从稻盛和夫的《活法》, 到《曾国藩的家书》, ...

  • 全息观之“以心观心,以心观物,以物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林汉扬 写于 2017-10-31 全息观之“以心观物,以物观心”之悟! 在《道德经》四十七章中说:“不出户,知天...

  • 《老子》|那些提高情商的修身之道(2)

    《老子》|那些提高情商的修身之道(2) 《老子》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 比沙发还重要的是茶几! 10招教你摆出漂亮造型!

    ——以物,致心!一个人的生活有没品味,看茶几就知道 很多时候,茶几,我们只是将它当做一件普通家具在用。 在它上面放...

  • 假期日更文

    心若如水,安知灵心所求; 万物浮躁于身,唯以静心水宁; 清水致清而通透灵犀,宁心致宁而通懂其求; 虽此经难舍其求,...

  • 【经书】道德经16(理性悟道)

    一、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断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 以心役物

    五祖问六祖慧能,做这些粗活累活,苦不苦,慧能答,弟子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所以不觉得苦。 说一句,禅宗是积极心理...

  • 828 | 静守时光:致虚极,守静笃。【2020.11.2

    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关键词:致虚、守静、安稳 道德经里面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物致心,那些生活的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wc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