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045封信丨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

第045封信丨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

作者: 海阔天空下的农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09:22 被阅读0次

    巴菲特告诉他,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我告诉你一生不该做什么。首先,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一、不做的智慧

    根据段永平先生讲,他从巴菲特身上所学到的不仅仅是价值投资(这一点以后再讲),还有就是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的智慧。

    二、 投资是艺术,不是技术

    巴菲特在外人看来,他的一些行为(和决定)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有矛盾之处。

    比如,在投资领域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多买几只股票以便降低风险。应该讲这种思路是正确的,比如标准普尔指数就是这么做的,它挑选了 500 只股票,年均回报为 8% ,比 70% 的基金表现都好。对于 99% 的个人投资者来讲,最好的投资就是大量购买标准普尔 500 指数。巴菲特本人也认可这种原则,在他的遗嘱中讲,他死后(捐赠之外)所留下来的财产,绝大多数要买成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可见他对这个指数的推崇。

    但是另一方面,巴菲特自己在投资时并没有分散投资,而是集中在十几只股票中,这样做其实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这样一来,巴菲特反而创下了 50 年来,年平均回报率 22% 的记录,要比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高得多。也就是说,他的想法和他的做法是矛盾的。另外,既然他很会投资,那么为什么他不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也不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呢?

    按照段永平的解释,巴菲特自己根本就不认为投资是个技术活,而认为那是一种艺术。我在之前的信中讲过,西方科学和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继承性和可叠加性,也就是说,总体来看,后面的人学习前人的知识,会比前人做得更好。但是,巴菲特认为,投资不是一个技术活,而是个艺术活,大部分人学不会,这就如同我们今天没有人敢说钢琴弹得比肖邦或者李斯特好一样。

    对于投资也是如此,有的人稍微一点拨就学会了,有的人怎么学习也学不会。对于子孙后代,巴菲特对他们也能够掌握投资的艺术并没有信心,虽然我们知道他的儿子投资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不敢保证孙子也能行。因此,为了稳妥起见,他要求后代干脆也不要自己动脑筋了,交给标准普尔算了。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巴菲特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和中国的投资人讲,如果我和芒格能少犯一些错误,即使错失掉很多投资机会,他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比今天的规模不知道要大多少。然而,他自己在做事情时,似乎又没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因为他的投资非常集中。这种矛盾如何解释呢?

    巴菲特和散户们,甚至华尔街基金经理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散户可以三个月研究 10 种股票,基金经理们会雇一大堆人一年研究上百种股票。但是巴菲特的团队却是十年只研究为数不多的股票。比如他一直关注高盛公司,但是他觉得高盛股价过高,因此一直不买,等到了金融危机时,他果断地投资进去。

    巴菲特不认可雇一大堆人研究股票的做法,因为在他看来,懂得投资艺术的人非常少,一个基金找到三五个这样的人,已经算是运气了,如果招聘 100 人,一大半是懂投资技术而不懂投资艺术的人,这些人不堪大用。正是因为缺少懂得投资艺术的一流人才,伯克希尔·哈撒韦只有精力分析少数的股票,这也是为什么它的投资组合中只有很少数的股票。当然,这样它肯定失去了很多投资机会,不过既然它追求的是少犯错误,而不是失去机会,这种做法当然合理了。

    谈到这些经验时,段永平补充讲到,他拿巴菲特的这种思路把自己公司里的人员梳理一遍,发现还真是这样。那些无论是懂得产品艺术、营销艺术还是管理艺术的人,都是少数。这也是他不愿意把自己公司产品线拉得很长的原因,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人才。

    今天和你聊的这些内容,其实和当下社会上普遍的认知相差很大,甚至有些矛盾。两千字读下来,你可能感觉它和我们说的要大胆尝试和创新,通过培训人能够精进,以及小米、乐视等公司每天讲的打造生态环境完全相反。这里面我们不评论用哪种方法投资或者做事情更好,只是在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地往前冲时,提供给你一种相对冷静的思维方式,供你参考。我一直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 只有价值投资才算是投资

    我们一般可以把投资方法分为三派(对冲基金不在此列)。

    第一派是所谓的价值投资,以巴菲特和美盛集团(Legg Mason)著名的投资人比尔·米勒为代表,后者创下了连续 15 年表现超过标普 500 指数的记录。关于价值投资下面我们会重点讲。

    第二派自称技术派,不过用巴菲特和《漫步华尔街》一书作者马尔基尔的话说,是“建立在空中楼阁基础上”的投资,它没有任何价值依据。对此,巴菲特非常不屑。而马尔基尔虽然不赞同,但是考虑到投资行业人的非理性,他不否认这种投资人在推动股市上涨和下跌时的作用。中国 95% 以上的股民和基金经理其实都是奉行这种投资策略的。这一派投资人鲜有长期成功的,唯一的例外是传奇投资人彼得·林奇,他找到了一个别人不知道的重要技术指标,然后通过它挣了好几年的钱,不过他在40多岁时就收手了,因此很多人讲如果他一直做下去,长期回报是否能比大盘好也未得知。

    第三派则不相信任何方法,完全听从市场。它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和著名金融学家马尔基尔为代表,他们既不赞同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投资,也不相信什么人能够永远找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夏普讲,即便一个基金经理或者投资人(比如米勒或者巴菲特)连续多年找到了比大盘表现好的股票,这些基金的价格(或者费用)会被迅速提升,以至于它们后来的回报必然接近大盘。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巴菲特自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过去的 10 年多里,几乎完全是根据大盘的走势在走。因此,夏普和马尔基尔都认为,从长远讲,买指数基金是最简单而且高回报的投资,因为这种投资理念摈除了投机的因素,而且有经济增长这个依据。

    总的来讲,我比较认同夏普和马尔基尔的观点,如果你知道股市本身是一个带有反馈的系统,从理论上讲,他们的观点符合系统论。不过,凡事有例外,我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总有一些有智慧的人,他们能够看到一些别人找不到的机会,米勒和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比如米勒在大家都不看好亚马逊和Google时,重仓买入它们的股票,美盛一度是Google外部最大的股东。在巴菲特看来,只有价值投资才算是真正的投资,所谓的技术派不过是投机而已。

    为什么巴菲特会相信存在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呢?这就涉及到是否相信个别精英的智慧能够超出大众的智慧,而巴菲特从骨子里是精英的思维方式,他相信这是可以的。至于如何选取股票,一般的人学习了他的方法,做得好的并不多,而有少数人学习之后,却运用得特别好,比如段永平。这也不奇怪,因为投资是艺术,不是技术,技术人人能学,艺术要靠天赋,甚至是人性了,并非一般人能够学得好的。

    第二个和巴菲特吃饭的中国投资人赵丹阳当时带了两个问题请教巴菲特,一个是非常具体的投资建议,另一个是对于社会上有多个关于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说法,请巴菲特澄清哪些是他的本意。对于第一个问题,巴菲特没有给任何建议,他否认自己是战术家。对于第二个问题,巴菲特再次强调了价值投资。至于后来赵丹阳问了股票估值模型的方法以及未来看好哪些行业,巴菲特并未回答,因为巴菲特从来不给具体的投资指南。

    2015年第三位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人是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他比前两位中国人都现实得多,因此上来就和巴菲特讲,“我不会炒股,请教教我怎么炒股”。没想到巴菲特的回答是:“我也不会炒股。”因为在巴菲特看来,只有价值投资才算是投资,炒股不算。随后朱晔和巴菲特就小孩教育、合作伙伴、公司管理、公司价值等问题泛泛而谈。朱晔看似没有从股神那里得到什么直接的收获,但是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新闻一出,自己公司的股价翻了一番,让他高位套现,两百多万美元花得实在是值。除此之外,他还是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收获,那就是下面这一条。

    四、现金流才是真的

    巴菲特以前从来没有投资过科技公司,他对外宣称看不懂科技产业。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巴菲特其实是英特尔公司间接的天使投资人,他在1968年给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的母校格林威尔学院 100 万美元的捐助,由学院交给著名投资人,有“天使投资之父”美称的洛克投给了英特尔,英特尔上市后给该校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但是该校把钱都糟蹋光了,以至于巴菲特从此不再给大学捐助,最后把钱给了盖茨基金会。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然而,到了2011年,81岁高龄的巴菲特居然投资了两家科技公司,不过却是被行业都不看好的IBM和英特尔公司。巴菲特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后,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2014年,英特尔的股价还下跌了,巴菲特又趁机买了更多的。到今天(2016年),IBM的股价比当初他购买时也下跌了很多,尤其是在美国股市持续上涨时,IBM连续两年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质疑巴菲特的决策是否英明,但是他却说自己不会卖掉IBM的股票,甚至会买更多的。巴菲特这种做法和整个股市在追捧苹果、Google或者亚马逊(Amazon)的做法完全不同。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这么做呢?朱晔也有疑惑,但是在和巴菲特吃饭后,有了答案。

    原来,巴菲特看重的是现金流。我们通常认为,买股票是为了买未来,如果一个公司的未来不被看好,那么就不值得投资。但是巴菲特看重的却是IBM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虽然成长不如苹果、Google或者亚马逊快,却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且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证明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种现金奶牛,然后每年收获大量的现金,再拿那些现金去购买更多的现金奶牛股票,这样实现公司价值的复合增长。在巴菲特看来,不仅一个公司短期股价的涨跌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按照美国会计标准做出来的利润也靠不住,只有公司收获回来的现金(包括发掉的股息)才是真的。

    顺便说一句,我从 2004 年开始一直有读各大公司财报的习惯,读了几年后,就能发现即便是道琼斯 30 家公司,财报中利润的水分常常也是非常多的,而对科技公司财报的分析让我写成了一本书,就是《浪潮之巅》。既然巴菲特不相信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股价,也就不会相信那种可能靠做账做出来的利润,他只认真金白银。

    我听了这三位讲巴菲特的智慧后,马上放弃了试图打败市场的企图,对 99% 的人来讲,巴菲特人生的智慧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但是他投资的艺术很难学得到,这就如同今天的画家未必能超过米开朗基罗一样。对大家来说,夏普和马尔基尔的方法是正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045封信丨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yv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