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看到这个视频,让我胸闷半天,事情是这样的,
北京地铁上,俩女生想让男子扫码,被拒绝后可能还想尝试,一来二去吵了起来,之后如视频所见,男子各种粗口辱骂女子两分多钟,而后还抢了手机,在列车即将关门的时候,男子把手机扔了出去,顺势也一把将女孩推出。
这件事经网上发酵后,该男子也用小号出来解释,但遭到的是更猛烈的回击。
或许有更细节的前因后果,且容我在这里先吐槽几点:
1、地铁早开一秒,女孩可能一命呜呼,你是变相杀人;
2、公共场合辱骂他人,你是扰乱公共秩序;
3、即使女孩扫码很烦你,抢人家手机,你是侵犯他人财产;
4、操着东北口音学北京话骂别人外地X,赤裸裸的地域歧视;
站在法与理的角度评论完这件事后,有个更核心的问题:
为什么车上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
在键盘前义愤填膺的同时,我也扪心自问,要是自己在现场,会站出来吗?还是和所有乘客一样,视若无睹?
做一个正义的键盘侠很容易,但或许更该直面自己的冷漠与懦弱。这里,我想反省二点,
一,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网友和路人?
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一)
先说第一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友和路人?
凡遇热点事件,我们所看到的网友总是道德的,清醒的、正义的、热忱的,我们所看到的路人,总是麻木的,冷漠的、不作为的、视若无睹的。
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两拨人似乎来自两个平行空间,到底是网友从来不出门,还是路人从来不上网?
这似乎很荒诞,但这就是事实。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一个肆意纵情的键盘侠,但回归现实,遇事左右掂量,进退维谷,
从小我们这样教育孩子:管好自己就行了,千万别管那么多闲事;我们看到过太多"多管闲事"吃的亏,看到了太多英雄流的泪。
我们对公众事件的参与感越来越弱,越来越紧缩自己的能量圈,一种自保的刺猬思维和羊群效应,但结果反而让一件事走向更糟,让施暴者越来越有恃无恐。
这里我想说一个词,血性。血性不是以暴制暴,不是冲动和莽撞,血性是骨气和争气、正气。
这里或许我们应该感谢那个录视频的乘客,虽然他也是沉默的那一个,但至少他让这件事在网络的舆论场,给予施暴者更大的公众压力。
当然这并不够,如果现实中有人站出来厉声呵斥,周围乘客有人附和并都能举起手机,不用动手,施暴者或许会有所收敛,至少平复情绪?
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成为网友,路人,或者这个男子,这个女子,我们该做什么?
社会不需要更多的看客,也不需要正义爆棚的键盘侠,社会需要有第一个能站出来发出声音的人。
(二)
第二点,在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前,我想聊聊我们在宣传什么样的英雄。
有一次去看廉政戏剧,讲的是一个古代清官家徒四壁,亲人吃糠咽菜,为老百姓奔走,甚至被诬陷被罢免,最终沉冤得雪的故事。戏剧没完我听到后面有观众嘀咕:哎,我希望现在当官的自己哪怕过得别这么糟,只要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好……
高尚者固然可敬,但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良吏?
比如雷锋月,比如托举哥,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许多平民英雄,我们在宣传他们,但同时又在神化他们,消费他们,英雄必是高伟正的,大公无私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毫无瑕疵的,
这样的英雄,离我们太远。当一个个英雄被美化、神化、脸谱化、符号化,作为普通人便只能仰望和膜拜,羞于效仿与跟从,这样的宣传,算不算一个高级黑?
英雄,似乎被我们打造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奢侈品,濒危物种。
我一直坚信,很多英雄义举,是发自本心的第一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权衡决策。这么多凡人善举,他们接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然后才是行为选择的对象。
电影《坏中尉》和《完美的世界》里,其中的男主警官麦克多纳和逃犯布奇,人性复杂,善恶难辨,有缺点甚至污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闪耀最纯真的人性光芒,有的是血性,有的是善良,都会让人潸然泪下。
反思北京地铁事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因为他们真实。我们需要这样的英雄,或许是邋遢的,随性的,他们会拉屎放屁,也有坏脾气,甚至有污点,但这不妨碍他有一颗赤忱和耿直的良心,在某个时刻,挺身而出,成为英雄。
我们的英雄应该不是活在评书里、电影里、战火里,而是来自生活里。来自你我他,来自每一个人。我们需要的英雄,或许只是一个举动、一次冲动,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抬手,甚至是你高举的手机,或一声严厉的呵斥,
当我们发现这微小的举动也是英雄,得到的鼓励,绝对比看一部爱国电影更多。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伪善和精致利己,愿我们都能修心恕人,做自己的英雄。
反思北京地铁事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