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06:53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庄子

    •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宋国蒙邑(商丘蒙城县)人。


    • 庄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庄子》一书中,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他的作品文学造诣很高,能把复杂难言的哲理文学化,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至乐

      《庄子》第1篇《逍遥游》文字简单,却充满了有趣的故事。
      这些故事蕴含的思想是说,人们所说的快乐,其实其中有不同的层次。

    • 自由发展人的本性,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
    • 但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

    1、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 为达到快乐,第一步便是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为此人要有能自由发挥天赋的才能。
      人的天赋才能便是他的“德”,而“德”则是直接来自“道”。
    • 当人得以充分并自由地发挥他的天赋才能时,他就感到快乐。
    • 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
    • 达到相对快乐的途径是让人顺他的天性去生活,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2、感情和理性

    • 相对快乐之所以相对,是因为它需要依靠别的东西。
      一个人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天赋的才能,便感觉到快乐,这是事实。但是,人这样做时,总要遇到许多阻力。
      如“四苦”的三项老、病、死
      因此,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由此所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

    • 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
      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
      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就可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

    • 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毋宁说,他不为感情所扰以至失去“心灵的宁静”。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

    3、达到至乐的途径

    • 事物的本性便是不停地变动,因而是相对的;
      人的努力目标是“天人合一”。
      为做到这一点,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快乐才是“至乐”,这是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所发挥的观点。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梦蝶图》,(元)刘贯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至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b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