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身边人“骂”不合群后,我的月收入从2000涨到2万。
因此,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奋斗在路上的你,不要太合群。
01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动合群者。从小时候玩小霸王游戏机开始,身边就有一群小伙伴。可能因为我是个不吝啬的人,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找我玩。一到周末,他们会大早晨来到家里,然后天黑回家,除了玩耍,午饭都在我家解决。其实这倒没什么,只是从那时起,我扔下画笔,拿起手柄。自此,画家梦被扼杀在摇篮。
上高中时,我开始有自主意识,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平时除了去自习室做题外,还会买一些课外书来充盈自己。可是我薄弱的意志终究被身边的一群小伙伴摧毁。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叫张大炮,他最擅长的事不是读书,而是喝酒、打架、谈恋爱。滑稽的是我们成为了朋友。后来,每次看书都会被他“另眼相看”,在他眼里喝酒才是正事。再后来,喝酒成为我们共同的爱好。
11年开始参加工作,头5年我都保持了“到群众中去”的风格,基本上做到了逢局必去,逢酒必喝,逢饭必吃,逢歌必唱。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被这种随波逐流的生活吞噬,甚至树立了“以吃喝玩乐为荣,以积极进取为耻”的价值观。
幸运的是15年经历了一次创业失败,赔掉了和爱人的所有积蓄,欠了一屁股债,曾经的酒友几尽逃离。那段难得的清静时光,让我有空翻开书本,找志同道合的人学习,感觉每天都在成长。后来再次创业,渐入正轨,现在收入已是过去的几倍,可我依然保持着学习的习惯,身边已无酒友。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也就是说,很多合群的人都在被动的活着。明明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但由于融入群体,个性被淹没,独立思想被群体思想所取代。
02
高中班里还有一个同学叫马卓,看名字就知道,他老爸想让他卓越,但他着实捣蛋。仗着自己的老爹是教育部门领导,在学校里横行霸道,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上课打扑克,下课给同学发烟抽,甚至好几次明目张胆的往女生宿舍里钻。当时班里有一半男孩子吸烟都是他教会的。他绝对算得上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班主任气的放狠话“你等到大学普及再考虑上吧”。马卓回应:“你等着”。
后来...
他考进一所重点大学。
事情是这样。大概高二下学期的一天,他突然刮了光头来学校。迎着全班同学的疑惑眼神以及窃窃私语,他说:“我要从头开始”。善良的同学们没有爆笑,给了他最基本的尊重,但很快就忘了。毕竟没有谁真的相信。
课间,我们照常叫他去厕所吸烟;放学,我们照常叫他去宿舍喝酒。都被他一一拒绝,趴在座位上自顾自的做习题。
他保持这个习惯一直到高中毕业,期间再没有哪怕一次和不上进的同学鬼混,成绩一路飙升。清楚记得班主任后来在高考动员会上感慨:“我们班就一个说话算数的男人”。
后来的同学聚会,我们见过。他在一家银行任职,混得不错,已有一副行长的派头,稳重了许多。我们一桌,说起当年,都对他佩服不已。他淡然一笑:“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牛,只是离开了身边的小混混,活成了自己”。
03
前几日无聊,刷起老剧《恰同学少年》,演的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其中有一段让我映像深刻。
考进湖南一师前,毛在长沙一处租来的房子安身,周围都是些同乡的租户。毛每日躲在房子里看书,同乡们常常找外乡人打架。可无论外面打得多激烈,毛从不参与。打得鼻青脸肿的同乡见到毛总是一翻数落,怪他不帮忙。毛听后扔下一句:“自己人打自己人,划不来哟”。然后继续关起门读书。
毛的大志不用多提。看到这我只想到胡适的一句话:“狮子老虎永远独来独往,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这个故事,他说:“我知道合群是落后的开始,可我也不愿失去结识人脉的机会,只好放弃学习,参加应酬”。
看得出他很迷信“人脉的力量”。但却未发现一个浅显的道理,所谓人脉不过是价值交换。当你还不够优秀时,“人脉”大多无效。因此,与其花心思配合别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
叔本华说过:“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有关。”
所以,最怕你才疏学浅,还自以为胸有韬略;最怕你是个跳梁小丑,还总是指点江山;最怕你孤家寡人,还自称人脉广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