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题:
1、宋仁宗为何曾经说他为后代选了两个宰相,请大家结合社会背景和人物本身去解读这个问题。
苏辙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还真有一件,那就是他曾经痛骂过宋仁宗。然而宋仁宗却没有动怒,反而却说这是他留给后代的宰相。为何皇帝要这样说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宋仁宗是个仁慈的皇帝;其二,苏辙的确有过人之处。
历史上真正的苏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能人,甚至有些方面,连哥哥苏轼都要甘拜下风。但经过痛骂宋仁宗一事,他开始变得收敛,最后从官场全身而退,也算保全了自己。
虽然苏辙的名气,可能不如哥哥苏轼,但就像父亲苏洵为他取名“ 辙 ”的时候所说的:“天下的车都是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虽然“ 辙 ”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
记得历史老师说过,宋朝是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虽然唐朝的名声很旺,但是论老百姓真正的富有是比不过宋朝的。是个人都会喜欢一个有温度的才华卓越的人,仁慈睿智的宋仁宗当然也不例外。
2、关于宋代人丁忧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可以畅所欲言的把你知道的说一说。
丁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īng yōu,意思指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出自《晋书·袁悦之传》: 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印象中明朝有一个叫张居正的大官没有为父母丁忧,后来子女都受牵连。他人虽然身居高位有贡献,可据说也是毁了明朝的一个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小孩子都会的诗歌,身为一个朝庭重臣,难道不知道吗?如果没有伟大的母亲,我相信历史上就不会有三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