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小 卢园园
周三阅读课上,我让孩子们边看书边写读书摘抄,发现好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好词,对于词语的积累,孩子们好像很为难。
反思在平日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将课文中要求学会的词语写在黑板上,或者出示PPT,让学生反复的朗读词语,对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语意思进行解释,这样的词语教学对学生掌握文中的新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无可厚非,但是我忽略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掌握的词汇各不相同,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说,除了课文后列出的要求,掌握的新词,其实可能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另外一些不认识或不理解的新词。
一年级的孩子对词语的认知还比较肤浅,平时也是直接把词语呈现给他们,怪不得他们找个好词这么难。于是我先利用10分钟的时间给他们好好讲讲词语的定义。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两字,三字或者四个字的分类。顺势我让孩子们打开语文书,进行了下一课词语的预习,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端午粽》,并且在文中圈出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和不理解意思的词语。孩子们很快就圈出了,自己认为新鲜的词语。我请孩子来说,并随手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
新鲜生动的词语宝宝跃然呈现在黑板上,我和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筛选,把那些自己以前都知道的词语去掉,剩下的就是我们本次要积累的好词。
我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次读书记录,并且再三叮嘱他们:“无论是学语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要把课文中的字词及好的句子积累下来,形成习惯。这样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就会提高的更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