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己在语文研课中艰辛的心路历程

又一次,熬到这个点,终于算是把1到4年级的课本全部扫了一遍,内心才稍稍有一点接上茬的感觉。
边看边感悟,也在不停的感慨:原来是这样,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个内容!原来这个单元讲的是这个主题!原来老师说的语文要素在这里!原来这就是它的前世今生!后悔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现在总觉得时间太短!
这个“排盲扫雷”“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也终于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为什么每一次教案都迟迟不能完成?每一次都想提前完成,每一次也都想积极的完成,每一次也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什么每一次都是掐着点,还能交上去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教案,主要是因为窟窿太大,织补起来太难,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所以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自己想了又想,最后确认根源的问题还在于自己的根基差,于是决定那就从根基补起来吧。
当然,因为对我来说这个扫盲的过程,不是“查漏补缺”,而是“从无到有”,所以会非常非常的慢,甚至有可能慢到无法正常完成这一次作业的提交,但是我已经想好了这个结果,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哪怕这一次作业提交不成,我也要重根源的开始系统地学起来,再也不想像之前挤牙膏一样的写作业,虽然每次自认为自己都已经非常呕心沥血、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但是仍然像挤牙膏一样的艰难!
我开始认可自己的教学,需要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细节意识,教学环境中需要有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需要有贯穿整体的大问题意识!
我又开始的意识到我需要有一个大单元的教学意识!
我也强烈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意识!
而这一切想要解决的办法,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最系统的,也是最笨拙的,那就是恶补!而我清楚的意识到这第一步就是至少首先要把12册的课本全部通读一遍!
虽然这个过程很慢、很慢!似乎“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我一直在安慰自己,只管低头学,总有一天他会找到突破点,不怕时间慢,就怕停止不前!
当初选修语文研课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不是为了毕业,不是为了拿证,是为了真真实实的学到东西,真真实实的追求自己心里的理想课堂,让教与学真正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滋养,一种愉悦!只不过是,通过三次直播看到大家进步的飞快,而自己始终入不了门,心里面开始着急了,就一心想着找捷径,却疏忽了正确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捷径,“行文方能走远”。现在我要告诉亲爱的自己“不要因为走的太远了,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学起来就好,坚持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自己的内心最清楚,自己的进步与否,第三次直播以来,我已经熬了三个通宵,身体也极尽吃不消,人生中也似乎从来没有为了一件事情而如此的努力过,尽管这样仍然有可能不能如期地完成作业?进步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周围的人也一直反复的劝告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也开始渐渐地明白,要想真正的进步,决不能,决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欲速则不达,避免过犹不及,所以我对这一次作业无论能不能如期完成,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平常心对待着,因为那都是我拼尽全力的结果,脚踏实地,慢慢走吧!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首无数次在我艰难困苦的时候给了我动力的歌曲“……关于理想,我从来没有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虽然我手比较笨,但我有梦的天真…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向前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
春天来了,繁花盛开,虽然我的花期还未到,至少,我已经开始向下扎根,破土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