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本书前,觉得本书不以为然,不就是“1+1读书俱乐部”成员的读书笔记么?但看了几篇后,才暗叫精彩、伟大!
这是一本汇聚领悟的书,书里记载了读书俱乐部成员的读书笔记,并将书中的道理用于实践中,再把它记录、反思。书里记载了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对自己成长的感激。每一篇都是每一位老师的真情实感,也是所读过的那本书中最精彩的瞬间!读着一篇篇的小文,一个个感动的小故事,让人不禁想再去好好重读那原著,究竟是怎样的书,会引起读者这么大的共鸣和给读者这么大的启发呢?
如叶海燕老师提到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陷入了一个漩涡,为了让课堂有序完整,我们总是先预设很多,包括上课的过程和问题的答案,在上课时稍有走偏,就觉得自己的课很不成功,在一些公开课中更是如此。这种课堂虽然展示了教师备课的用心、扎实的功底,饱满的激情,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变成了木偶戏中的小木偶,只有在老师的推动下才会行动。”这一语戳中了我们的多数课堂和公开课的实情!也是学生觉得上课没意思的原因,因为多数时候,学生只是观众,他们少有表达的机会。因为课时安排、学生数多等的原因,他们也少有机会在课上真实表达出他们自己对某个知识的看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隐藏了学生的前概念。其实也推掉了我们可以看见的学生的认知,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甚至碰上学生提出他自己的思考时,有时还怕影响了我们的课堂预设,怕课上不完,我们也常常置之不理,或者让学生课后问。
今天下午的代课课堂上,一进门,学生就告诉我,上节课林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这节课要展示。我说好的。于是学生们开始展示他们课前制作的PPT,并描述不同节肢动物的细致特点,课本里是没有这些细化系统知识的,考试也不会考。这些特点太细、太专业,只在大学课堂里学过,但时隔十几年,我都已忘了差不多了。于是,我饶有兴致地跟着他们一起重温节肢动物。原以为只有一个学生上台展示,结果是好几个学生上台展示。我观察着台下的学生,一开始,认真听的学生还比较多,但从第二个学生展示开始,心不在焉的学生就开始多了起来。我看PPT看得也蛮费力的,PPT上的字小,太专业,除了对生物极有兴趣,多数人看来是会头晕的。于是在第三个学生展示时,我提了要求:前面同学展示过的内容,后面就不再展示。我觉得我不能要求学生讲解得简洁生动,这太难了:因为这些内容太专业,他们也仅仅是网络上复制来的。
学生们的天地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几分钟了,我这节课的内容还怎么上得完呢?但转念想,他们课后都如此积极地去查找资料,做课件,课本上那么一点点的知识点能难得倒他们吗?看台上学生的认真样,和台下学生互动的和谐样,我想,这不才是真正的学习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这样才是主动学习啊,而不是整天听老师讲,他们做听众。于是安心地让他们都讲完。完了后,学生满足地说,老师,现在是您的课堂了。这时离下课仅有20分钟了。我这才开始了新课教学,也不再按我的预设来教学,我先告诉他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简略过简单知识,直指鱼的形态结构特点。用了几个视频,让他们先观察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呼吸和运动,让他们从视频中总结。在问及鱼离开水后,为什么会很快死亡时,下课铃声响起!好吧,你们就课后去思考查资料,下次课上讨论。现在反思来,学生很愿意上台展示,很愿意课后查资料,这是他们的主动学习,只是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需要布置得更具体些,指导学生讲述得更简洁些,毕竟课堂时间有限。还好,我这节课上,放弃了我的课堂预设,让学生自我成长,他们很满足,虽然不是学习考试的知识,但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及学习了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这本书里,能说到老师心坎上的文字还有很多,很多···
如肖晓云老师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读到,艾斯奎斯说“我所做的跟成千上万有抱负、有责任心的教师一样,我经常经历失败,我睡眠不足,我会在凌晨醒来,为我对某个学生无计可施而痛苦,做一名教师会很痛苦。他曾经很无助,也很无奈,事实上他发现在大多数学校,决定教师成败的不是孩子是否喜欢你,也不是你教得好不好,而是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说学校对于改变学生的命运几乎无能为力。”是的,优秀的孩子后一定有个和谐的家庭,问题生的背后一定是有个问题的家庭,可是老师想要改变学生的家庭太难了。这就想起了退休后继红老师,这几年为家庭教育做出了很多,积极为家长们推荐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在她的影响下,有些家庭的关系变得和谐起来了。
这是一个极富生命力、思考力、行动力的团体,团里的成员自费买书,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彼此分享自己的心得。通过写作、交流、实践,大家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也有更深刻的剖析,也使得自己的课堂更精彩,自己的学生更成人,自己的内心更丰盈!
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一书又一书,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交流,然后,我发现我爱上了自己,爱上了教学,不再有开学终合症。
想起了那首鲍勃迪伦的那首《答案在风中飘荡》,想起了自己,我要上多少节课,才能真正会上课?我要见识多少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帮助他们?答案就在阅读、反思、实践、记录、反思中.我真正去做了,我突然发现我期待上课了,那里有心与心的碰撞,那里有我可以研究的学生和课程。虽然只是开始,但我已经很开心,也很激动了。
重新翻看《阅读,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内心是满满的感动!感动李华老师推着我们去阅读,去思考实践,去写读书笔记。感动李华老师把她这些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分享给所有的人,但愿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更多的人能够追寻更本真更幸福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