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4》

作者: 滨海泛舟2013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7:43 被阅读30次

《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当时的未来,也就是1984年世界格局。

到了1984年,世界上只剩下了三个大国,一个是东欧国,一个是大洋国,还有一个是东亚国。而书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就生活在大洋国。当时的三个国家处于长期的平衡当中,他们们有办法下灭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但是他们之间的战争却一直持续。主要是因为每个国家都很大,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问题,为了转移国内的主要矛盾,国家发起战争,将大家的视线转向战场传回的各种信息。

每个国家都是通过设置无处不在的监视系统和录音系统控制每个人。书中的主角温斯顿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每天干着同样的重复工作,没有思想。直到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意识,开始写日记了,才发现了生活中的不同以及身边人与自己的不同。这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于是他每天惶恐不安,看着每个人都像是在监视自己。

此后,他遇到了一个女孩,两个人坠入到了爱河当中。温斯对自己顿是曾经有过婚姻的,但是他的妻子和他都把爱情当做是对组织的忠诚和繁衍后代的手段,所以没有激情,没有爱情。慢慢的,温斯顿找到了自己,随着对自己母亲和妹妹的回忆越来越真实,温斯顿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直到有一天被所谓的志同道合的人找到,但是马上就被发现。因为那个“同志”实际上就是逮捕他的人。

被捕后,他被进行了严酷的折磨,巨大的痛苦,让他的意识渐渐混乱,慢慢的否认自己的意识的存在,接受组织灌输给他的意志和记忆。当组织认为合格的时候,他又被放了出来。此时的温斯顿虽然残存记忆,但是他在慢慢地告诉自己,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组织说的才是对的。

读完了这篇文章,总感觉自己被压不过气来,胸口似乎总有一块石头,导致郁闷。整篇文章实际上透露着一片死气沉沉和无边无际的绝望。面对所谓的乱世是否选择随波逐流呢。主人公的选择是挣扎以及挣扎之后的绝望。

但是看完这篇文章,我并没有产生要谴责主人公的意思。因为他所经历的痛苦是巨大的,而他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就是有弱点的。最主要的是在那个虚构的黑暗世界里,没有人能够引导着他,也没有一种精神可以信仰。他只能单打独斗,这样的成本太高,力量也太过薄弱。我们习惯的套路是英雄绝世而出,开创新世纪。但是不可否认,那只是戏剧。

我其实是尊重他的选择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因为像他一样觉醒的人实在太少了。没有共同的意志,他能够怎么样呢?故事的结尾是绝望,是顺从。还能有更好的结果吗?真的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体验过那个世界。

相关文章

  • 读《1984》

    最近有时间的时候就读《1984》,目前已经看了三分之二,还没有看完 边读边感慨,啊,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读这本书!啊,...

  • 读《1984》

    荒废许久时光,突发奇想来到校图书馆泡泡,以抚慰自己不安的情绪!深有自知之明,太厚太生硬的书必然是不敢涉及,甚至...

  • 读《1984》

    《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当时的未来,也就是1984年世界格局。...

  • 读《1984》

    刚翻开《1984》的时候,感觉读来有些困难、艰涩。借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赫赫有名,我恰巧就喜欢看一些“赫赫...

  • 读1984

    看完1984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因为一直忙着考试,没有及时记录下感想。 其实1984并不属于我感兴趣的书的范畴,我...

  • 读《1984》

    一 《发条橙》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说,多一个人看1984,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王晓波也说,1984对他来说不是乌托...

  • 读《1984》想到的

    读《1984》想到的 2022年2月24日 去年,有朋友推荐读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当时,由于编纂校志,...

  • 读《1984》有感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

  • 读《1984》有感

    《1984》无疑是讲述了某种可能性的惊悚未来,一个在极权主义威慑下的普通外围党员从反抗到顺从的过程。但我认为这种...

  • 读《1984》有感

    文|来八月 图|来八月 岁月这条长河风景太多,以前走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19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kf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