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

作者: Shahin | 来源:发表于2022-10-03 21:23 被阅读0次

美文。摘自 头条。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作者:老王很迷茫


作家李小墨曾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语欲胜人,或许会有一时的胜利,却永远赢不来长久的尊敬。生活中,我们谁都免不了被反驳、被批评。但愚蠢的人,会习惯性的针锋相对,不赢不休;而有智慧的人,面对不同的意见时,先消化,再内省。人生在世,能够克制自己的反驳欲,便是最大的自律。

不知你是否见过这样的人:无论你说什么,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针对你,反驳你;无论观点是否正确,只要言语胜过别人,他就会洋洋得意、并引以为傲。可事实上,处处反驳,事事争辩,只会自断后路,将自己推向不利的深渊。

在明朝,有个叫王朴的进士,因为反驳欲过盛,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争辩。几次都因触犯龙颜,被贬官回家。但朱元璋惜才,不久后便将他召回京,任监察御史。本以为王朴的性情能有所收敛,没想到的是,担任监察御史没多久,他又在朝堂上公然反驳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便将他送往刑场,想挫其锐气。不想王朴不以为然,反而义正言辞道:“陛下升我为御史,现又将我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我今日只求速死。”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见他死性难改,命令赶快行刑,而王朴就这样断送了性命。

有人说:辩论,是毁掉幸福生活的一大杀手。与亲近之人辩论,会使之冷漠疏远;与旁人辩论,又会徒增怒气愤恨。正如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辩论、反驳,或许你会得到胜利,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给你的好感。”

过多的争辩,并不会让人高看你,反而会使你陷入生活的陷阱;学会收敛,懂得克制,才是与世长存的最佳法则。

鲁迅先生说:沉默是最好的反抗。

比起滔滔不绝,一言不发更有力量;比起锱铢必较,静而退之更有姿态。

汉武帝时期,公孙弘能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宰相,与他的处世态度有着莫大关系。公孙弘见多识广,每次议事,他都会把事情详细陈述一遍,让皇帝自己抉择,却常常遭到同僚的反对和驳斥,但公孙弘从来不去争辩。0又因为他在生活上极其节俭,时任主爵都尉的汲黯看不惯他,说他哗众取宠,必有奸诈,他亦不解释。

后来,汉武帝问他:“你所陈述的事情是对的,可当大臣们诘难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呢?”

公孙弘淡定回道:“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面对他人的冒犯,公孙弘从不去计较,而是选择了沉默与包容,最终封侯拜相。

康德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位置不同,不必争辩;层次不同,无需较劲。

君子和而不同,仁者向外兼容。

这世间,总有人会不满你、反对你;若是一一反驳,难免让自己满身戾气,惹人生厌。遇事不辩,不是理亏退却,恰恰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真正有胸怀的人,不会站在某个角度争论说服他人,而是保持沉默的态度,退而远之。

有人说:为人处世,反驳是本能,反省是本事。

面对不善的言论,习惯性地辩驳、解释,往往只会彰显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懂得言迟意缓,向内审查,才能化平庸为不凡。

沈尹默早在浙江任教期间,他的书法就已扬名于外。

一次,他在朋友家,即兴作了一首五言诗。不料,第二日陈独秀看了却点评道:“诗写得很好,字却不怎么样,流利有余,深厚不足。”

于是,陈独秀准备去见沈尹默,人未到,声已至。

“我叫陈仲甫,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

沈尹默还没看清来人,就听到这样一句“当头棒喝”。心想:如此直言批评,着实刺耳。他正准备反驳回怼时,又转念一想,忙招呼客人坐下。

陈独秀见沈尹默很虚心,就和他谈起了书法。这让沈尹默大受启发,于是苦练书法,成为一代宗师。

后来沈尹默感叹:“如果没有仲甫兄的批评,我达不到今天的水平,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我得感谢他啊。”

看过一句话:

盯人之短,则天下无人可交;看人之长,则世人皆可为吾师。

面对批评质疑,愚笨的人,会下意识反驳,将自己困于成长的边缘。而聪明的人,会第一时间反省自己的问题,从自身找答案。

正所谓:弱者自困,强者自察。

当一个人拥有了自我批评的勇气,也就拥有了快速成长的底气。

有一位教授曾说:

“我们唯一能达成一致的事,就是无法在任何事上达成一致。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成长,使得无法达成一致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

无谓的反驳,并不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不去辩解,才能腾出足够时间,去精进自己。

沈从文不仅是现代著名作家,还是历史文物研究家。但早年的他,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招到了很多的批评。有人嘲讽他是个没有思想的作家;有人驳斥他的作品里只有浅薄的低级趣味。但沈从文没有据理抗争,对批评也置若罔闻。

后来,他开始历史文物研究。又有人评价他“整天玩花花草草,不务正业。”而他丝毫不在意,也不解释,只专注文物研究。他每日晚上12点才睡,早上5点就起来研究文物;无法用手写时,就坚持口述,让朋友帮他写。

最终,历时15年,他著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在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道德经》有言: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面对他人的驳斥,多说无益;不进耳、不入心,便不能伤你分毫。

真正聪明的人,不在别人的嘴里沦陷,只在自己的心中修行。

专注于自己的行动,深耕自己的能力,当你到达山顶就会发现,外界的声音,不过过眼烟云。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

有人问:“大师,快乐有什么秘诀?”

大师答:“勿与愚者争。”

问的人说:“我完全不认同你的观点。”

大师答:“是的,你说得对!”

习惯性辩驳,是一种本能;但能收敛克制,却是一种能力。

愚蠢的人,喜争好辩,自断后路;仁慈的人,静而不争,容纳万物。

和善的人,反求诸己,察而自省;智慧的人,一笑而过,自我精进。

老子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往后余生,不争不辩,清醒从容,沉稳自在。

相关文章

  • 2021-04-22

    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愚蠢。不再...

  • 水文日更

    以聪明看待聪明,以愚蠢看待愚蠢,是明智之举 以愚蠢看待聪明,以聪明看待愚蠢,是自成阻碍 以愚蠢看待聪明,以愚蠢看待...

  • 愚蠢

    所有的一切不美好,都是愚蠢的 而这个世界大多数时候都是愚蠢的 我不喜欢愚蠢的战争 愚蠢的争吵 愚蠢的利欲熏心 愚蠢...

  • 紧箍咒

    不去看那些愚蠢的书 不去听那些愚蠢的话 不去见那些愚蠢的人 不去走那些愚蠢的路 / 我不能去上班 和他们愚蠢的那些...

  • 不与愚蠢为伍(摘抄)

    不要与愚蠢为伍,不要试图去说服愚蠢,愚蠢不接受任何启蒙,越是愚蠢越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理;也不要去挑逗愚蠢,以聪明者姿...

  • 愚蠢

    感觉太过愚蠢,委婉的说法就是智商不在线,好在是一时的愚蠢,但愿是吧。 这愚蠢花是犯了愚蠢而又以愚蠢的方式试图弥补愚...

  • 愚蠢

    不要做愚蠢的决定,比如不做决定。

  • 愚蠢

    今天做了一件愚蠢的事,一妹子跟在我身后,向我搭讪,我来了一句,有事吗。 真想扇自己一巴掌。

  • 愚蠢

    原创/愚蠢 文/夏小niong 软弱的生物被撬开 啄食着看似坚硬的外壳 被高高地拾起,再重重摔下 现实的石头撞得我...

  • 愚蠢

    从五点开始,走路走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公交站牌等了一个小时,为啥自己这么愚蠢,刚开始就应该直接坐车过去,而不是搭老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愚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lu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