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就像南方的雨季,是带着青葱的湿润和雨后的阳光,想怎么文艺范儿,怎么小忧伤,怎么清新感,都不为过。
想想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做什么呢。
穿过一群群高帽学士服的文质彬彬,面无表情也无情绪地路过,觉得那离我没有那么紧。
那时的我在想,如果遇到那么个好天气,我会在图书馆里惬意地享受一天的安静和舒适。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那时的当前,觉得自己匮乏,觉得自己被束缚,偶尔不想自习的下午就抱着王小波的杂文,各种短篇小说来看,一直嗨到自习时间结束。
那时,一切的舒适都是等待被解放的那一天才能得到的礼物。
然而,我身心俱疲的结束一场战役后又生怕种种。妈妈看到也很心疼。说不要太累了。人不都说女孩子不要太累吗。No,只是说说而已,不要当真。于是投入到竞争中去。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得意和失意,都有灯光和暗淡。虽不说让过分的光聚焦在身上会很灼热和耀眼,但是绝对不能摸黑。
所以不聪明的我总想多走几步,成长的焦虑大概是自己太怕黑。完全不能掌握的生活就像把你推进夜晚的荒野,多孤冷,多可怕。
也许是被眼前的功利冲击了头脑,过于急躁的心情时时涌现,再没有之前的热情去好好地读书了。在几次被文学书库挡在门外后,突生一种疲惫感。好像我还做得不够。又想起奥斯卡和战争年代的汽水粉。那时我多么渴望读书,不受任何干扰地随心所欲,即使在时常经历痛苦的时候,依然是值得依靠和自我慰藉的。有趣的书籍,宏伟巧妙和非同寻常的智慧,何尝不像战争年代的汽水粉和怀念的爱情,即使生活并非自由,但是依然可以有乐趣。
什么东西到我这里好像就可以例外。
我搞不懂自己怎么了。或许我只是厌倦竞争,没有上进心。这让人觉得脸红。在自己投入战斗的时候并不能一心一意,总想着我的兴趣在别处。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时,有颓然地感觉浪费时间和莫名其妙地不安。
回想起高中的同桌,她总是在数学课上看英语,英语课上看数学,地理课上看历史,历史课上看政治。
我当时觉得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可能她也是觉得不安吧。总是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把握不上节奏。或许她本身就是厌倦学习的。就好像现在的我,厌倦去竞争。
当孩子当久了就不想成为成年人。因为首先你就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面包和甜品,我更爱哪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