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小段今天遇到的读书内容,来自不同的书本。
假设你只能再活6个月了,你还想做哪些事情呢?你想去哪些地方?你想和哪些人在一起?想做哪些事情生存下去?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在割草,一位修士问他:“如果你在一个小时后死去,你还想做哪些事?”圣方济各回答:“继续割草。”
不是“快点割草”或者“把草割完”,而是一句简单的“继续割草”。这是他的全部回答。他会继续割草,因为正在做的事给予他最大的快乐。
作者认为,我们只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时才会真正感到幸福。一个从来没有长期做过使自己快乐的有意义的事情的人,从来不会知道,自身究竟蕴藏着多少潜力。
我的思维没有和作者同步,我真得在想如果确定生命倒计时,我会做什么。
好像不会选择过度医疗,我会认真把家里的一些事情做个文字交代,然后好好告个别,余下的时间就画画吧。
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对方却没来。
若我们的需要是确认对方是否在意自己,可能就会感到伤心。
如果我们看重有意义和有效地使用时间,也许就会感到恼火。
但如果此刻我们正好希望有一些安静独处的时间,可能反而会庆幸对方来晚了。
明明就是同一件事呀,可是我们的心情却不是一样的。原来,产生感受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而非他人的言行。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确定、意义或独处,我们就能触碰到自己的生命能量。
这是作者的说法,听着有点深奥,后来想想其实就是要我们别那么着急去喜怒哀乐,缓一下,和自己有个连接,听听自己的心声,看看它真正想要什么。
很多时候,外界都是引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