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和看见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脑神经外科医生写的一本书《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讲了很多的案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一岁左右就失明的人(先天失明),当他找到医生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等于他已经靠着触觉和听觉过了大半辈子了,但是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只需要一个小手术就可以让他恢复正常能“看见”外面的世界。等医生做好这个手术之后,结局令人唏嘘因为他“看得到”外面的世界了,却“看不见”这个世界的内容。 外部世界的各种颜色,光线,声音能进入他的视线里,他却无法辨认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就是眼睛看到的东西,无法在大脑中找到相对应地,能让他理解的内容。
后来,有人教他认识什么是“车床”,看一遍没什么感觉。闭上眼睛,依靠触觉把车床完整的摸一遍之后,大脑里呈现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当睁开眼睛时就能和外界的车床对得上。我们能否理解外部世界,就看大脑里有没有相对应的“蓝图”.
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原来,世界并不是直接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直接看世界。实际上,我们永远是通过大脑中的预置蓝图在看世界。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1. 为什么大家生出来都是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长大以后差距越来越大!
2.为什么狗狗都能听得懂双语(我指训练过的),而人在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时却总是找借口说自己没有天赋。
3.为什么都是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或者读同一本书每个人的见解和结果都大相径庭?
4.为什么都是去旅游,写出来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行动也不一样(旅游前先了解,到目的地之后靠导游的讲解)
以上是我在这个故事之后联想到的现象。
笑来老师分析的“大脑是可塑的”,甚至可以塑造成你想要的。而施展老师的“预置蓝图”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我们可以在大脑里输入很多的内容,来增加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明白了“大脑”的可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仿佛是装上了“火箭发射器”,一旦意识到就再也回不去,也离原来的自己越来越远了。明白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基于大脑中相对应的各种内容就更有了明确的方向(火箭往哪里飞,怎么飞?)
这让我想到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我们要善于使用大脑,人的大脑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脑主司逻辑思维与语言能力,右脑执掌创造力与直觉。左脑处理文字,右脑长图像。左脑重局部与分析,右脑重整体与整合。最理想的状况是左右脑均衡发展,并能随时切换。
而能让左右脑齐开工的:写作就算一个,构架与排版靠的是左脑;而故事情节与图片的选择,故事的来源都靠右脑去展开联想。甚至你根本不知道左右脑怎么分工,你已经将左右脑切换的速度且高效率合作了。
记得之前有听到说,在大学里最好选择那种注重全面发展,开阔视野的基础教育。培养人的全面的发展的能力,即在学校里什么都会接触到,在攻专业的同时其他选修的课也不能拉下。在大学里,你通过各种课程去探索自己感兴趣想要了解的内容去学习。就连娜塔莉 ·波特曼当年在哈佛大学学的却是希伯来语,后来又尝试过其他的东西后发现演戏一直是在坚持做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发掘,而在选择之前肯定是会花时间去了解、去尝试,一旦找到就点满了能量快速发展。而这个过程充分说明了,没有前期的努力探寻的过程,你怎么能快速判定这就是你要寻找的,你想过的人生。而寻找、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在大脑里“预置蓝图”。
预置蓝图就相当于在大脑中开发出无数个点神经,一旦开发到一定的数量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链接。而这种链接会形成网,那些点不断的链接,网会不断的扩大。可以细分,可以找到相关点。更可以找到来源与去向,也可以组合再发展出新的网。平时我们追求的系统不就是大脑的网嘛,即便别人给到我们的是多么系统全面的知识,如果你不能转换成并形成你的网络链接那也是多余的。即你看到,却还是“看不见”。
输入的可能是大大小小不同的“点”,而中间的思考状态则是把“点成面”的过程,要形成网(错综复杂的点可以“活”起来,形成体系)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思考、选择摒弃,再重新链接才能完成的。
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的事物,好奇探究的去读经典、看历史、读哲学、看社会才能在这个纷杂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即不断的先“看到”,更好的“看见”,活在了那个精彩有意义的“我的未来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