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读书南阳师范学院
三国演义:怎样评价法正?小人乎?君子乎?虽有缺点,更是君子

三国演义:怎样评价法正?小人乎?君子乎?虽有缺点,更是君子

作者: 王俊杰猛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13:23 被阅读9次

简书 王俊杰猛

三国演义,刘备入主西川,为了平抑当地士族对外来新势力的不满,刘备大量笼络刘璋旧部,黄权、孟达、法正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法正为重,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也就是首//都的直/辖/市/市/长,这个位置已经很重要了。

一直以来,有些人认为,法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这个依据,主要是以下几条:

一、阴献策与刘备,让其夺益州之地,出卖故主刘璋,是为不忠;

二、不得重用之时,不去职,或是埋头苦干,反以职务之便,将机密泄露给敌人;

三、若知主上黯弱,不得扶持,早该离开益州,而不是拿着薪水却暗中勾结敌人;

这三条归结在一起,其实说明了一点,就是说法正不该在主子刘璋还在时,就背叛了他,即使再不济,也是去职而去,而不是私用自己的权//力为对手服务。

也有一些人,根据《三国志》上所载,法正所掌大权后的公报私仇事件:“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来论证法正为人的不可取。

法正 三国演义 简书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法正这个多重人格的人呢?

第一点:法正曾“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这应该是法正审时度势后的英明决策,但却成了某些人口中法正是“卖主求荣的小人”确凿证据。

如此说来,诸葛亮在隆中对向刘备提出的“(荆州)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诸葛亮明挑着让刘备占有荆州的建议,是不也是明显的背叛自己的故土荆州呢?诸葛亮与刘表算起来还是亲戚,而且诸葛亮是荆州的治下之民。

第二点:刘备入蜀地,投降的在职蜀人不知有多少,如按此来算,小人何其多,怎么只算法正一个人头上。

刺杀赵襄子的豫让曾说:“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法正在刘璋并不得到重要,才华而不得施展,又为何要为刘璋而卖命呢?刘备就不同了,加官进爵不说,还委以重任,授以大权,虽有拢络蜀人心之意,但与刘璋的小恩小惠相比,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简书 法正 三国演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法正逢着刘璋这种主子,即使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再有天大的才华也不会得到赏识,若是就此辞职,心又不甘,自己一生的抱负无用武之地。不得重用下,怀才不遇者,心情必然失控,想着另投明主。对于法正来说,选择有以下几个:曹操手下谋士众多,自己没有多大的机会,不行;孙权远在江东,手下也是能人辈出,不行;也就只剩下刘备可以大展宏图了。

第三点:刘璋本就是昏庸无能之辈,就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

刘璋的不作为,早已使得蜀地人心慌慌,有主如此,益州之地,早晚要转手与他人。每一次转手,必又是以血腥为代价。到头来,还是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法正此时离开益州,与事无补,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些事,找个明主,自己的才华得以展现,益州之地也能休养生息,明知不可为,明知不可扶持,为何还要去逆天时而行?

至于说法正公报私仇,这个确实不可取,可在当时世上能以德报怨的又有几人,曹操般滥用手中的权/力,冤杀了一个又一个,在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三国,以人/治为主的三国,这本就是无可奈何的事。当时快意恩仇的任侠风气在三国很流行,这也是法正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三国演义 简书 法正

法正背叛了刘璋,还是在任职期间,可是在三国乱世之中,背叛原主的不只他一个,如张辽、许攸、庞德、黄权等等,却并没有让被批评是小人。

君子也有小人手段,小人未必彻底无可救药,就是好人也有使坏的时候,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如是观,法正虽称不上君子,却也绝非小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演义:怎样评价法正?小人乎?君子乎?虽有缺点,更是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po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