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4-12-13 00:14 被阅读0次

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有所开拓。他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人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常常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如《燕歌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极为复杂,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

在艺术风格方面,高适诗歌多采用长篇咏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这往往使其诗显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他的诗作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以沉雄气势和浑厚骨力取胜,具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代表作品有《燕歌行》等。此外,他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气质沉雄、境界壮阔。

高适诗在承传汉魏“风骨”的特点上比较突出,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方面,因袭较多,突破与创新似嫌不足。高适的诗历来被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是颇有“气骨”的,其“气骨”与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颇有相似之处。其“气”主要指的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与作家本体的意气有关。由于作家本体意气骏爽,故其诗在思想情感上才呈现出一股纯正清明之气。高适在边塞诗的创作中,对于众多的传统文学样式,他因袭了乐府旧题。《燕歌行》就是一个沿用乐府旧题的典型例子。同时,他所沿用的诗题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基本和谐的。但是,其借用这些乐府旧题,毕竟是旧瓶装新酒,形式上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显然有些拘谨了,并且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

相关文章

  •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咏高适

    燕歌一唱意难平,浩瀚波澜塞外声。 游历八方谋宦苦,尚留豪句足余生。 1998.12(416)

  • 33高适

    在盛唐人们只要努力耕种就可以换来钱财,还可以当上贵族。 高适也是在家自己耕地,给家里聚集钱财。可...

  • 高适(3)

    回到高适。 坦率说,我比较反对文艺批评理论中长期存在的只重思想内容看轻艺术形式的倾向,对动辄上纲上线、大谈进步意义...

  • 战士军前半死生,胡人半解弹琵琶——高适岑参的诗句精选

    在边塞诗排行榜上,王昌龄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列前四。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

  • 闲话李白、高适

    安史之乱时,李白因为曾在永王李璘幕下任职,进了唐肃宗的大狱。在狱中,他写了一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高中丞即高适,...

  • 杜甫与高适

    1.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2.[昔游] 昔者与高李,晚...

  • 《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

  • 燕歌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

  • 高适的介绍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qk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