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南京男孩离家出走留给爸爸这样一段话。“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仅仅因成绩不理想而被父亲责备就想一走了之,孩子的内心如此纯粹而又真实的照见给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
看到这则消息让我想到前几天的十四岁被性侵的那个女孩,不禁联想到被骗进传销的毕业生。这其中是不是存在必然关系。
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被散养的状态,自己的的事情基本都要自己面对,大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看到结果,当然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毕竟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很难超越。训斥多了也就习惯了,难免有倔犟的时候希望被理解的心理等来的也是漠视。
十三四岁的年龄正是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应该懂事的时候,这个年龄段也是个性最凸显的时候。觉得我可以的意识,已经达到自我成长阶段的顶峰,同时也是被支持和理解的渴望最强烈的时候。那时的我们不也是这样,谁没想过离家出走呢?谁没想过要和父母断绝关系呢?满腹的委屈无处诉说,不被理解的绝望推着十三四岁的孩子游走在危险的边缘,身后是无尽的烦恼迈一步就是亲人的万劫不复。
十三岁的男孩离家出走,他离家出走被找到了已是万幸,回家之后又会怎么样呢?
十四岁被性侵的那个女孩,离开家跟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起几年,她不是逃离家庭吗?出逃成功的结果却是无法弥补的。
成长的烦恼从来都不止这些,大多数人都会成功度过,只是积压的愤恨从来都没有消失,只是潜移默化的把父母从自己的生活中悄悄推离。多年以后幡然醒悟却已不再少年,归途不在。为人父母何尝不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如此之难!监督难,保护身心健康成长更难!难在哪里呢?关心则乱!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