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读《碧血剑》之感悟

二读《碧血剑》之感悟

作者: 叶落知秋_50e7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6:3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读《碧血剑》,是在高中的时候,是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那个时候醉心于金庸先生的著作,大有“凡是金庸先生著作均为经典大作,”之崇拜心理。逐渐字读完《碧血剑》,为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悲剧命运感到惋惜,但更佩服于其机谋才智——尤其醉心于金蛇郎君死前就算准仇人(温家五老,不记得是谁了)找到他的尸骨会讲其挫骨扬灰,死前提前服用大量剧毒,当温家的仇人找到其尸骨,并将其尸骨烧毁的同时,毒烟也将仇人毒死了。当时读完这一段后脊发凉,至今不能忘怀……这一段让金蛇郎君的人物更加丰满,个性更为鲜明,尤其凸显其算无遗策的机敏才智。很可惜,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在最新修订版中这一情节被删除了,甚感惋惜!

        第一次读《碧血剑》的时候,正逢电视上热播香港电影《新碧血剑》(李修贤,袁彪,赵敏主演那个),整部电影虽然是从头至尾全盘改编写,但从人物个性描述的完整性和故事的可读性、紧凑性的角度来看,电影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明显高于原著,作为一部武侠电影,个人认为是一部改编非常成功的。

        老版《碧血剑》原著中,金庸先生曾在后记中说《碧血剑》其实他想写袁崇焕和夏雪宜两个人,那么,夏雪宜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对于袁崇焕将军,限于当时年纪小,见识浅薄,更多的是对其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大无畏精神的崇敬,因书中袁崇焕将军的事迹仅是一条隐型的故事线,无法满足那时的好奇心,继而又去恶补了那段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阅历的增加,逐渐了解到那端尘封的历史——崇祯杀袁崇焕,可不仅仅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皇帝杀死忠臣那么简单——皮岛总兵毛文龙被杀案,彻底打破了辽东地区战略优势,其余纷纷扰扰谁对谁错先搁置不说,但就毛文龙之死导致金军无后顾之忧这一点来说就罪莫大焉。就可读性而言,真是的历史要比小说演绎的更加精彩。

        不知是不是随着金庸先生随着年事的增加及历史知识的不断积累,想展现一个完整的历史面貌给读者,在最后一次修订版中,金庸先生增加了大量篇幅来描写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农民起义军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残害无辜百姓的描写,这些力透纸背的控诉,写出了当权利及野心无限膨胀后导致的人性扭曲,写出写出了封建王朝统治下百姓的凄惨与无奈,李自成的悲哀,也是封建制度下农民阶层的悲哀!

        是阶层的局限性导致的人间悲剧?还是说权利及野心会让人性天良丧尽?或许可以假设,当手握生杀大权,我当如何?如果李自成不是李自成,会不会有不同结局?

相关文章

  • 二读《碧血剑》之感悟

    第一次读《碧血剑》,是在高中的时候,是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那个时候醉心于金庸先生的著作,大有“凡是金庸先生...

  • 活色生香何铁手

    金庸创作的第二部武侠小说是《碧血剑》,《碧血剑》中有个五毒教,出于“彩云之南”的云南,教主是个年轻漂亮的苗族女子—...

  • 读《碧血剑》

    志气如山战鼓鸣, 兴亡成败误苍生。 江河霸业东南去, 未了万里儿女情。

  • 读《碧血剑》

    承父之志——金庸老先生的《碧血剑》讲述的就是袁承志为了给父亲报仇的故事。一路走下来我们看上去背后的袁崇焕却是越发的...

  • 今日一缕英魂,昨日万里长城

    今日一缕英魂,昨日万里长城 ――读《碧血剑.下》有感 全书完结 《碧血剑》全书总共20回,上册12回,下册8回,一...

  • 阅读|碧血剑

    碧血剑读完啦~ 比之前读地慢一些,虽然这本书篇幅较短,但我这段时间有点忙,没有很多时间来读书。另外,碧血剑是金老的...

  • 读碧血剑有感

    这段时间在隔离,日子很漫长,但时间却很充足,去思考学习,刚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很慢,看到中途便一发不可收拾,到最后读...

  • 《碧血剑》之何红药

    手机里存了金庸的小说,偶尔翻来打发无聊。年少无知的时候难免轻狂,喜欢里面打打杀杀的情节,招招式式,煞有介事,是真的...

  • 袁承志为什么不招人待见

    《碧血剑》是金庸大师的第二部小说,创作时间比较早。金庸在《后记》中写道:《碧血剑》的真正主角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

  • 关于复仇——袁承志与梅长苏

    虽然《碧血剑》成书要早于《琅琊榜》很多年,我却是先读的《琅琊榜》再读的《碧血剑》。在读《碧血剑》之前,我总觉得林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读《碧血剑》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u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