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作者: wkf14435 | 来源:发表于2016-11-16 17:08 被阅读0次

    一首方中藥材用多了,身體的機能有可能不是被「啟動」,而是被「取代」。進一步說「取代」,就是所謂的「實實」;原本身體已經「有」的機制,又被添加上外來的能量作用。「虛虛」對身體不好,「實實」對於身體,當然也不好。

    甘草乾薑湯

    人的身體要維持「能活」的狀態,首重就是「要有一口氣」。當身體的氣,也就是機能都可以被啟動的時候,津液就會減少化氣的比例,開始在全身的各種組織之間填充,化成各種體液分泌物,以維持機能運轉的後續。當這兩者都行之有餘的時候,再來就會是準備生血之用。而當全身上下所有的氣、津、血都已經填充完成無缺之後,再來就是產生「精」了。
    要說回陽,也就是把人的「氣」先抓回來,就一定要談到回陽第一方,甘草乾薑湯。我認為的炙甘草的作用,就是把人的中焦的津液給護住,所謂的「脾胃保濕」。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最初步的津液的提供,氣是生不出來的。而在前三陽的推移之中,如果脾胃的溫度不足,就無法過少陽、出太陽。讓脾胃的溫度提升,間接拉高肺中所容受的氣態的溫度,非乾薑不可。

    四逆湯

    在甘草乾薑湯的結構之下,發展出來的,才是同時回陽與救津液的「四逆湯」。維持甘草乾薑湯的結構,加入炮附子,可以提高「水生木」的機能,強迫心臟搏動。在「氣行血止」的機制下,厥陰的血就有機會被護住,不致大量外洩。而人參再提供能快速化氣的津液至肺中,使得附子與人參提供一對發生於心臟,作用相反的壓力,一推一擠,附子向外,人參向內,心臟有了雙向的壓力,就能救人虛寒於傾刻間。

    當歸四逆湯

    能夠急速生血的方子中,往四肢發散。在當歸四逆湯中,除了大量的大棗提供當歸生血的津液材料之外,推動津液由下焦往上的細辛,以及推動津液由上焦往下的通草,在氣的推動之下,以「氣行血止」的作用,將新血帶往四肢。

    當歸芍藥散

    能急速生血又要同時往太陰路線下行的,則必定要提到「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散,以茯苓,芍藥,澤瀉,填補、吸引大量的津液回歸中焦,由白朮消化分解之後,供少量的當歸生血,並且交芎藭推出。

    桂枝湯

    太陽經是三陽之中最強盛者,如果邪氣已經入太陽經,最基本的作法就是「提高少陽、陽明的能量」,使得陽明、少陽的能量提高之後,先藉位能差流入太陽經,間接提高太陽經正氣能量之後,再與同樣位處太陽經的邪氣交戰,產生第二次位能差的流動,讓被「補」到正氣的太陽經推出邪氣。

    白虎湯

    太陽經如果失守,免疫機制的第二道防線就會退到陽明,陽明直接連面,所以通常陽明的燒也有可能會異常的高。我們在之前許多文章中曾經提到過,胃袋就像一個蒸鍋,而胃袋本身會在腎系統提供津液之下,持續被心火加熱。也因此,退陽明經的燒的前提,就在於加入適當的津液,並且移除在用藥之前就已經被蒸乾的水穀,將這個「蒸鍋」的能量與物質通道都恢復正常。

    小柴胡湯

    三陽經最後一道,就在少陽。少陽經作用的特色,就是具有「雙向調節性」,能夠將身體各部位的能量做動態性調整的平衡:輸送津液至能量過高的部位,或是提供能量給物質偏多的部位。因此,要加強少陽的運作能力,就是要同時強化「人體抽出純能量上升」以及「將純物質向下輸送」的兩種機制,該上的能上,該下的能下,就能輔助原本少陽的能量要執行的工作,才得以讓自體少陽的能量專注於排除外來邪氣。

    理中湯

    理中湯比較偏向脾的運行不佳,胃中也虛寒,造成氣血的運化都停滯的各種狀況,濕氣也因此容易停在上焦而無法下降或被清除。雖然是理中,但是若將中焦的運化補養起來,上焦之氣就容易往下通行。

    小青龍湯與大青龍湯

    如果要以青龍湯系來治咳就會有一個大要件:患者必需要是因為水氣阻塞在脾胃(氣流不下順而上逆)中而咳。
    根據水氣所在的位置青龍又再細分出兩種變化:水氣停於脾胃中,就用小青龍湯;水氣藏在肌肉中,則用大青龍湯。
    水氣在何處,主要以一個證來做判別:身體是否會有痠痛感。一般來說,「痠」感主要在骨頭發生「痛」感主要為皮膚發生。肌肉腫脹的主因,就是濕氣把肌肉撐開了像是一袋水袋一樣鼓起向上壓迫皮膚,向下壓迫骨頭。
    如果水氣在胃中,胃裡會一直覺得有東西滿滿的,裝不下別的東西。一直有水氣在胃中,又無法排除就會有嘔吐的衝動,想把水吐掉。
    原則上,脾系統本來就包括了肌肉所以小青龍湯同樣也可以處理一定程度肌肉中的水氣。若是在應該用大青龍湯的時候,使用小青龍湯至多會覺得,藥方力道不足,病況解除不盡。但是大青龍卻是專門把肌肉中水氣強力排除掉的藥方所以,如果病患本身能夠流得出汗就萬萬不可再用大青龍來發汗除濕;如果不是因為腎機能衰退而除水不力也不可以強迫肌肉把內含的津液泄出。

    真武湯

    青龍與白虎,多和治理體內的水氣不調有關;真武也不例外。若是寒水累積在心下脾胃,無法通條而收藏,屬於太陰的小腹則會因不通而痛。脾胃中被寒水佔據,肌肉失溫,機能不足,因此發為沈重無力,氣不通順而疼痛。寒水撞心,則發為心悸震顫;還有可能因上焦失去津液灌溉(全是廢水),發為頭眩。
    這些寒水,因為不在表層的經絡之中,所以光用桂枝湯是推不散的。又因為是在脾胃之中,只靠腎氣的內藏力道,還不足以處理。這種時候,就要用真武湯,將水氣從脾胃中逼出,最後再借用炮附子的力量,將逼出的寒水都收往腎裡。真武治水的原理,大致應是如此。

    人參白朮芍藥甘草湯方

    太陰病,下利,口渴,脈虛而微數者,此津液傷也,宜人參白朮芍藥甘草湯。

    有太陰病,又下利,口渴,此證與前條的病機相同。只是此人的「脈虛」,又兼「微數」。這證明體內津液的存放空間除了已經被濕氣佔據之外,津液存量也在低水準的狀態下,所以脈的彈跳無力,又因為質量過低,幾乎連少量的能量也無法分散,所以出現含有「熱」現象的「數」。這非體內能量高漲,而是質量實在過低,遠低於微弱能量的水準的關係。
    所以用較大劑量的人參,在動用極少胃氣的前提下,直接化成氣態,升發到肺中,強壯脈象。白朮持續將水氣、津液分化、吸收進脾,並且送至木系統中。外行的氣態人參津液,由芍藥回收至胃,交付脾吸收,炙甘草則直接在中焦填入津液,並且穩定津液在中焦的吸收力。新的液態津液、氣態津液填入,一方面強壯身體組織,一方面將舊的濕氣逼出。此為正解的思考。

    柴胡枳實芍藥甘草湯

    芍藥的作用是「增大胃中的『負壓』」。有東西降不下來的,可以透過這個負壓而被引導集中於胃裡。
    胃中無寒膽氣不降,柴枳芍甘湯主之。

    吳茱萸湯

    胃有寒而膽氣不降,吳茱萸湯主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ef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