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的第二章: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其第二节内容,竟然一下子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让我豁然开朗、欣喜异常。
第二节的题目就是《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在文章开头,作者举了两个例子:
二战时,丘吉尔乘车到前线视察。上车时,他没有进助手打开的车门,而是绕到另一边坐进去。不一会儿,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差点把汽车掀翻。如果从助手打开的那扇门上车就座,丘吉尔可能就没命了。事后他说:“当我就要上车时,有个声音对我说‘停下’。上天似乎叫我打开另一扇车门坐进去,于是我照办了。”
美国总统林肯的朋友曾向他推荐一位阁员,见过面后却没任用他。朋友问原因,林肯说不喜欢他的长相,朋友说他以貌取人太苛刻。林肯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这两位名人那时表现得非常感性,仅凭感觉就敢拍板做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认识三重大脑》中就写过,人有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重大脑。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潜意识和生理系统,理智脑掌管意识和认知,主抓社会系统。我们可以把理性与意识等同,把感性表述为潜意识。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事物,是属于天性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至少到11000000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宜觉察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潜意识是它的274000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悬殊对比就会造成“认识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觉察到,而意识仍一无所知。比如,第一次见到某人感到些许不适,表明潜意识觉察到一些不良信息,这些信息转瞬即逝,思维察觉不到,反而给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让自己接受对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丘吉尔不是迷信,林肯也不是任性,而是他们捕捉到了潜意识发出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很多时候,潜意识捕捉到的信息并没有进入意识里,所以理性意识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好做了另外一通解释,牛头不对马嘴,给自己造成困惑。
潜意识这个高级系统还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不善加利用,很是可惜。尤其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它助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凭感觉学习。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到一种学习方法——凭感觉学习。他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即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即停止读书,然后提问自己:为什么这个点对自己有启发,它能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么,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他还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或某个人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学习专家李晓鹏在《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一书中也提到,学习的秘籍就是凭感觉:一眼看出答案的不理;一看就头痛、不知所云的不理;大致能看出点思路,但又要动脑筋的题目多做,这是中间地带,也就是“拉伸区”,是进步最快的地方。
高手学习的方法就是先用感性能力帮自己选择,然后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感性在前理性在后,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助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理性思维在权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后的目标,其动机往往来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评价”,时间一长,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动力枯竭。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洪兰教授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如何捕捉感性呢?以下做法可参考:
一是“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那些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
二是“总”字法。脑中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情、最放不下的事情,是情绪波动的源头。
三是无意识的第一反应。瞬间反应和第一个念头往往就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
四是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
五是身体。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反映出来,要多多关注这些反馈。
六是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的、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以上是书籍所讲的潜意识、感性的全部内容。读后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我的直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预感很准确,尽管它出现的几率不高。我无法解释其缘由,即使搜网络查资料也没找到很透澈让人信服的答案,我已经困惑了很多年。今天总算从这一章节中得到一定的答案,其对产生的原由解释也相对合理,有一定的说服力。
但是潜意识中这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又从何而来,作者也没做说明,答案仍不明朗。它是遗传因素,还是玄学状况?需要再进一步找寻答案。
大事从心小事从脑,先感性后理性,二者结合无往而不胜,我比较认可。近年来的经历告诉我,听从自己的内心召唤,由内而外生发,让自己很平和很从容,与书中所讲不谋而合,当然这也是不断学习和调整的结果。熔断不学习法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但我在读书过程中,遇到触动自己的点,停下来思考并形成文字,与之做法相通,说明这种方式可以持续下去。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增加了努力的信心。
目前被某件事“击中”,感性捕捉方法中,最、总、瞬间反应、情绪与直觉都占到了,睡眠太少梦境无,说明其对自己无比重要。感知到了就不能熟视无睹,所以理性上场分析思考判断,心脑并用,最后坚定从心。但是事情发展走向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尽力而为吧。
读书真的使人快乐!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