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夫子说:南方有人说“人而无恒”,人如果做事情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医”,就不能够当巫医。
这句话是有时代背景的,因为那个时候巫医在种族部落是很受欢迎的,那个时候的人们很迷信,特别信奉这个。
“善夫”。孔夫子说这句话说得非常好。
为什么说得很好呢?
引用了《易经》当中的一句话: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说人如果不能够保持自己的德行,那避免不了要遭受到耻辱、羞辱。
所以告诉我们:我们要重点突出的是这个“恒”字。
后面孔夫子说到“不占而已矣”。很多人没有恒心,即使去占卜,去不停的问询,自己做不到,那也是没有用的。
“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
这句话我们可以替换成延伸到生活当中所有的一切。
人而无恒,不可以做画家。
很多的画家,像梵高等,他们都是不停地在画,反复地在画。
而这个“恒”呢,它就是反复、多次、长时间。
“恒心”就是不忘初心,是我们最最开始的那颗心,一直都没有忘。可能过了两年,可能过了五年,可能过了十年,我们仍然还在做这件事情。
人而无恒,不可以做诗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都是大量的不停地在写着诗,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就用诗写下来,所以也是在不停地,反复地去练习。
人而无恒,不可以做教练。
那些教练都是身材特别棒的,他们都是每天反复的在练习自己的身材。
所以这个“恒”特别重要。
曾国藩也有说过“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是一定能做成事情的。
《道德经》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就是我们自始至终都保持像刚开始那样的热情、那样的状态,那就没有不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