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里的水多了,米就少了;眼里的草多了,花就少了;心灵里的怨气多了,香气就少了;耳朵里的噪音多了,音乐就少了......一些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多了,应该知道的事情反而不知道了。所以,难得糊涂,知道不知道,都过去了。
多与少,是一增一减的,是此消彼长的。当一个碗里面,装了太多的水,米就会装不下太多;装下了太多的米的碗,就装不下更多的水了。因为碗的容积是一定的,不可能同时装下最多的水和米。
一个人的眼里,所能容纳的景物也是恒定的。如果我们的眼里,看到了太多的草,被弥漫的杂草包裹了眼球,就会看不到盛开的鲜花。如果我们更多地被枝头俏丽的鲜花所吸引,就不太可能被路旁的野草所迷惑。
一个人的心灵,总是充盈着积极乐观的正气,就不会总是抱怨。如果我们任由怨气在内心滋生蔓延,就会成天生长在怨气之中,就会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就会错失人生路上很多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耳朵,如果选择更多地听自然界的阵阵松涛、鸟语花香、人间词话,那么我们就会被这个世界的美好所包围,就会整个人充满阳光;如果我们倾向于过多地听那些鸡飞狗跳的杂音、狂风怒号的噪音、机器轰鸣的高分贝的噪音,整个人就会烦躁不安。
我们都有一颗猎奇的心,总是想获得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其实,每一个的大脑对信息的容量,总是有一个数量限制的。知道了太多的杂乱的信息,极大可能就会注意不到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我们不再受限于时空,获得了极大的知晓形形色色的信息的便利。
我们现在担忧的不再是没有资讯,而是对海量的扑面而来的杂多的信息失去了判断权和选择权。生怕丢失了信息,妄想把每一条信息都捕捉到,最终却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了,表现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其实都是拾人牙慧,丝毫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失去了独立判断的信息,越多越有害。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不要太过于纠结我们知道多少,无论知道与不知道,都不要紧。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以一种豁达的心态,以与万物和解的胸襟,以与自己言和的放达,尽心尽力做过有意义的事情,就很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