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氏金针荣获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李氏金针荣获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 大侠上官云飞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19:29 被阅读0次

(记者 上官云飞)记者15日从西安市政府获悉,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李氏金针、陶埙演奏技艺等37个项目列入其中。

3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属七大类,其中,陶埙演奏技艺为传统音乐;关中灯影戏、杖头木偶戏2项为传统戏剧;刘氏八卦掌、赵传杨氏太极拳、西安回民心意六合拳3项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秦腔脸谱、碑林布糊画、锦灰堆3项列入传统美术;梆梆肉制作技艺、洋芋糍粑制作手工技艺、古琴断纹髹漆技艺、戏曲帽盔制作与箱倌技艺、关中葫芦制作技艺、传统陶俑绘制技艺、窦斌记松花蛋制作技艺、传统锔瓷技艺、彩陶烧制技艺、斜口花荞饸饹、大漆修复技艺、陶俑烧制技艺、徐杨醪糟制作工艺、马额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纸质类文物修复技艺、长安苦头酒酿造技艺、长安黑陶制作技艺、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杨氏扎刻技艺、谢氏古法斫琴技艺、碑林皮影刻制技艺等21项列入传统技艺;孔氏药墨“蛇缠腰”疗法、李氏金针技艺、周至魏氏济生堂诊疗、魏氏药丹炮制技艺、陈一堂皮肤拔毒生肌膏制作技艺、吉氏祖传顽肤净乳膏制药技艺6项列入传统医药;西营战鼓列入民俗。

李氏金针技艺自先祖李少亭(1889—1974)行医起,共计传承四代。先祖李少亭,山西代县人,18岁拜晋北名医孙祥麟先生(长于针灸,著有《针灸传真》)为师,尽得其针刺手法之真传,后即以金针行医于秦晋,救人无数,被誉为“金针李”。后于1954年后调西安市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治医师、针灸科主任,中医院研究室副主任,影响颇大。

二代传人李XX,为李少亭之子,幼年随父跟师学习,颇得真传,返回山西老家行医;三代传人李慧卿、胡碧莲为夫妇,共同钻研金针术,发扬光大;四代传人李济自幼耳濡目染,以学习家传技艺为主,临床不断精进李氏金针术。

李氏金针技艺,以纯金针具为施针工具,其针刺补泻手法、临证注重脾胃以及定时取穴法为独特针灸技艺。李氏金针术行针,深究补泻手法,以“运用金针,双手并用,针不离手,手不离针,测知正邪,掌握迎随,施以补泻”为行针之式;治法侧重脾胃,意在后天,以“见肝之病,先实脾,实脾先调胃,调胃足三里”为辨证论治思想;取穴法为依据脏腑与经络的不同,分别采用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

李氏金针技艺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先祖李少亭为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创始人之一,其针灸传人多工作于此(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区浓厚的传统医药交流氛围有利于促进李氏金针技艺的传承发展。独特施针技艺对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半身不遂等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后代均以针灸诊疗为业,计划开展规模性带徒活动,不断地挖掘保护此项技艺,以造福社会。

市政府要求,各区县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讲好西安故事,突出西安符号,彰显西安魅力,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氏金针荣获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kb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