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篇
青葱岁月(上)
那是所有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美好之处却又不尽相同。我的中学不同于现在的学校。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所以没有什么学校的选择。简单说,你出生的地方就决定了你的学校在哪里。教育虽有优劣之分,但充其量只能放在老师的内心里。
同学是一种美妙的关系所在。在于没有利益的纠葛,也没有身世的牵绊。三尺讲台之下,传道授业解惑都可尽情聆听。没有现在的培训班,有没有老师的红包与交情。我们的老师或许都不是与父母相识,但真要较个真,却也都是乡里乡亲。
懵懂的我们信仰在那样的岁月里也尤为简单。新闻媒介很是单一,新闻联播每天都是领导很忙,我们很幸福,国外很危险的老调重弹。而那时的我们其实也无暇来关心什么国事。
这应该算作时代带给我们的一大幸事,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党国书。书在那个年代是珍贵的,经济都不甚宽裕的计划经济,并不是谁家都有闲钱能拿来买书。所以那时候的一本课外书籍的获得,可以写上一片好的作文和一份好的读后感。当然,读后感的前提是你曾认真的读过。
回忆少年时期的文化所得,收获颇多。这时候的我们学鲁迅的作品,是无益的。那种深刻觉醒的意识,我们可以说是颗粒无收。有的只是他晦涩的笔法,难背的书,还有讨厌的作业。
朱自清的许多作品却是有益,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于一个不领救济依然心中美好的人写出来的散文,偶尔看看。仍旧能沁人心脾。还有许多好的东西,在此不做列举。
80后的性格形成,多是源于这书上。有利有弊,利处在于,他们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是非善恶跃然浮现在字里行间。在当时的应试教育环境下,虽然都争着过独木桥,但并非如今日这般非此路不能成行。倒也给读书提供了心无旁骛的时空。弊处自然也是明显的,虽都是学问,但都无一例外的加上了时代的符号,万恶的旧社会被无数次的提及。许多时候作品背断章取义。教育的引导上让我们对作品很难透彻解读。不过这弊处只算是一道障碍。你若是时而习之。有时候是可以看得通透的。
从应试教育的层面来理解我们八零后的一辈,我们算是有幸的。我们信奉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相信过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坚持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执念。简单讲,我们没有被包装,被扁平化。少年不必得志,依旧可以意气风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