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三被拉去参加了一次学校活动,活动结束后陪学妹上了一节选修课。
活动没什么好说,选修课倒是让我心生感慨。
这是一门非常热门的公共选修课,据说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考试开卷,给分高,是当年的我没运气选上的那种。久慕大名,有机会就去听一听。
前十分钟,老师一直在说“学习”这个话题。要学习;要读英文书;大学要读好,比高三还难;现在你们不是没压力,而是在象牙塔里逃避压力……句句戳心,但估计也就我这个大四的老腊肉一个人在感叹吧。教室里260人,无一不低头,默默玩着手机、看着自己的东西。
话是不错,但这个时候讲,没有人听得懂,没有人愿意懂。回想起大一的会计课,每次上课前老师都说“现在骂你们,是因为你们还骂得醒,到了大三大四,就骂不醒了”。我们不知道这个老师在胡讲些什么,只是觉得他不讲“正题”,尽讲些有的没的。
醒的人一直醒着,不愿意醒的人,没有人能够叫醒。
2
我想我的大学四年基本上有三年半都醒着,不需要再叫醒,只是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让自己成长得快一点,不要走歪。
要说学得最多的时候,应该是这个学期——学校没课了,我可以像全职员工一样全身心地去实习。成人学习的特性之一是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公司的TTT培训如是说。上大学的我们基本都是成人了,学校的课程也应该更有目的性一点。当然有人会说,“目的性?那去读职业学校呀,新东方和蓝翔多有目的性。”是我说错,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锅,是教育制度的锅。
从小学到高中,K12的教育完全是在“考试”这个目标下进行的,最终的指向就是高考,所以闯过高考后,大家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目标,这个时候普遍的心态是“迷茫”。很多同学会选择保研或者考研,其中不乏不知道毕业之后想做什么,所以继续寻找逃避的。
3
学习的生活很惬意,因为是在学校,所以父母大都愿意无条件地供养着你,而大学生活又懒懒散散,没多少强制性的管理,开心得不知所以。熬夜、通宵、睡到中午……坏习惯一个接一个来了。
上周一参加支部会议,大二大三小朋友们的自我批评都是“睡太晚、起太晚,生活没规律”。这都是伪命题,都是炫耀自己过得舒坦。如果有一份实习,或是一项工作,非要你每天6点起床,谁还会每天1、2点睡觉?你还会一觉睡到吃午饭吗?
学妹周五晚上11:40约我吃早饭,等到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周六早上7:40,我已经坐在早餐店里等餐了。拜生物钟所赐,我已经过上了健康安详的老年生活。我喜欢这种生活。
4
回到目标这个话题。
如果感到迷茫怎么办,不如逃几节课,出去找份实习,列几个喜欢的行业,逐个去尝试。逃课的后果是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奖学金不过是个软弱无力的证明,如果在教室里继续浪费时间,拿了奖学金也是白拿,因为你的生活是无意义的,毫无价值。跑到社会上去看看,知道这个社会要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家长再多的苦口婆心也是白费,首先你不知道他们说的是否正确。老师不过是从一座象牙塔进入另一座象牙塔的学者,专业能力很强但对社会的认知未必比街边小贩高明。要遇到对社会有正确认识的父母只能看各人的投胎技巧——许多人也未必能保证自己以后会成为这样的父母——况且他们都还戴着爱的有色眼镜。其次很多家长老师说的话没错,但是没有人能够听得进去——谁的成长不因为莫名的不服气和骄傲而磕磕绊绊?
所以,不如放手让我们去闯一闯,也许更能知道眼前生活的宝贵。
最后说一句,那位花了十分钟强调学习重要性的老师,后面的三十分钟都在胡扯,所说内容大概就两分钟的内容和课程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