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就要有创新思维,走不同寻常路。老办法不能解决新问题,要么精细化,在细节上深究,要么综合化,发挥协同优势。
创新,教育领域讲,全社会都在讲,但是怎样创新却很少提及。光口头上喊创新,是产生不了创新成果的。创新教育也是一样,光口头上喊,是培养不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其次要有某些方面雄厚的专业功底,即较高阶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创新是建立在思维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想象。在一个学科上功底深厚,有可能在这个学科上有创新性突破,像数学家陈景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多个学科上基础扎实,就可能产生综合性创新人才。新课标倡导跨学科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学科专业分的越细,创新关联的学科专业越多,这是当今世界科技前沿创新成果的典型特征。
所以,遵循认知规律教学时,扎实做好思维环节后,还要参照书中课例,把知识延伸到想象环节。拓展知识的应用空间,让更多的其它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产生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产生创新成果打下认知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