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问题,还是得先了解一下今天的主人翁——曹操。
严格说起来,曹操应该能算个官三代吧?曹操的爷爷是大宦官曹腾,当然这不是亲爷爷。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宦官的孙子,那是因为他的父亲曹嵩是是曹腾的养子。
曹操这个爷爷可是很厉害的人物。他侍奉过四代皇帝,后来还因为策划和迎立汉桓帝继承皇位有功,还被加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亲爹曹嵩,在曹腾去世后继承了费亭侯的爵位,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国家大臣,在汉灵帝时代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一的太尉(虽然是花了一笔巨款买来的)。
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曹操自小就有了个“恣意放荡”的不良少年的标签。
但是好在天下还是有“识货”的伯乐,认出了曹操这匹黑色的千里马。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得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桥玄可是东汉末期把司空、司徒、太尉这三公的位子坐了遍的牛逼人物,他的一句夸赞那可比什么都来得实在多了。
——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何颙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士大夫,是与宦官斗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许能够类似于现在的学联主席吧。所以,他这一声夸赞也是沉甸甸的。
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汝南许劭。许劭是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但凡是经他那张“东汉名嘴”点评一番,好的飞黄腾达没得说,差的那也是一辈子翻不了身了。他是这样评价曹操的:
——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可以说后世对曹操的不良印象,全部都是因为许劭这句轻飘飘的评语,特别是“乱世之奸雄也”。
但是对当时的曹操没有任何影响,人家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还是走向了成功——大汉魏王。这是后话了。
按理说,那个时代名声可是立身之基,名声坏了啥都完了。可是曹操却“咸鱼翻身”了,啥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个特征,决定了他不是一个轻易可以被别人影响的人:
1.性格开朗
曹操小时候是个爱好游玩打猎,喜欢唱歌跳舞的人,这种人会是“闷葫芦”吗?打死我也不信。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2.信念坚定
桥玄是当时的名士,何颙也算是当时的名士,而且从资料来看,他俩都比曹操大多了。可是能对他评价那么高,这说明曹操确实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平时交往的都是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人生观世界观的总开关一定把的特别好。后来曹操参与诛杀十常侍、刺杀董卓就是明证。
3.有真本事
有真本事的人哪里还需要别人的议论评价?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二十岁就当了首都公安局某分局的局长,而且干了很多以前别人没干过的事,可能也想都没想过的事。后来还能带着兵马来颍川打黄巾军。
——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整治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
这样一个文能治安,武能治军,又性格乐活、信念坚定之人,别人再不好的评价又能算得了啥呢?
可是作为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面对别人不友好的评价,该怎么办?试试以下小招式。
1.保持一颗平常心。该听歌听歌、该看电影看电影,别让别人的评价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
2.充分认识自己。认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自己有什么专业特长……,这样虽然做不到知彼,但是知己没有问题。如果别人说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缺点,你会悲观吗?反之你会傻乐吗?
3.有理性思维的能力。简单说,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这种状态挺难,但是要努力朝它靠近。
4.时刻学习进步的状态。这里的学习是一种状态,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时刻保持学习,让自己随时处在进步的状态中,能力突破的喜悦中……,当别人还在给你不好的评价时,你的知识层次、工作能力已经甩他几条街了。你会跟一个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置气吗?
网友评论